• 48阅读
  • 0回复

中国欧盟关系发展良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0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中国欧盟关系发展良好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魏崴
  在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和欧盟的关系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改善与加强,一个长期稳定、友好合作的中欧关系正在形成之中。
  高层互访频繁,是中欧关系发展势头看好的一个明显标志。再过几天,我国总理李鹏将访问卢森堡和荷兰;数天前,我国副总理李岚清在瑞士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举行了会谈,之后访问了西班牙,他还要访问比利时、欧盟总部和丹麦;本月下旬,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布里坦将去北京。这些访问对中欧双边关系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1月间,欧盟轮值主席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和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先后访问了北京。库克于当月底在布鲁塞尔向记者宣布,欧中首脑会晤将于4月初在伦敦举行。韦德里纳访华后证实,法国总理若斯潘以及政府6位部长将于今年内访华。中欧首脑频繁会晤表明,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已成为中欧领导人的共同愿望。
  中欧关系发展势头强劲还首先表现在经贸关系稳步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96年双边贸易总额为398亿美元,1997年的双边贸易额达430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了8.35%。截至1996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共有7300多个,协议总金额约为273亿美元;欧盟对华政府贷款项目达4900多个,合同总金额约为334亿美元。中欧目前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这些数字表明,占世界贸易总额1/4的欧盟和占世界人口1/4、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彼此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正日益发挥出来。
  科技合作深入发展,是中欧关系看好的又一表现。去年2月,中欧能源科技合作工作组成立并成功地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8项合作研究课题。欧盟信息总司正着手起草与中国通信技术长期合作文件。1997年度中欧科技合作的招标项目,中方已有17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在环保方面,双方已商定,今年启动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实施的中欧环境管理计划,以促进环境因素和可持续发展与行业政策的融合,增强中国在环境领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计划管理和执法能力,促进中欧环境技术的交流和技术转移。该项目预算总经费1890万埃居,欧盟出资1300万埃居,合作期限为4年。此外,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也有望于今年签订。欧盟已成为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更快改善和发展对华关系,欧盟准备继续调整对华政策,修改1995年制定的《对华长期政策战略》,以适应更加积极地发展对华关系的需要。两天前布里坦在英国透露,欧盟委员会不久将发表有关建议,其核心是提高对华关系级别,加强政治对话,制定新的合作计划。
  毋庸讳言,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经贸领域内,都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在双边贸易中,欧盟继续对中国采取歧视性配额限制,对从中国进口的一些产品实行不公正的反倾销调查等。去年底欧盟委员会通过一项建议,在反倾销范围内不再将中国列入“非市场经济名单”,然而欧盟一些成员国,甚至主要成员国无视中国经济正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根本变化,至今不同意委员会的建议。
  在欧盟内部,加强和改善对华关系毕竟是主流。布里坦先生说得好,“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将经济改革推向了高峰,中国的市场经济已不可逆转”,“中国、欧洲以及中欧关系的发展都需要欧盟进一步修正其对华政策”。
  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中欧双方只要遵循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协商、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共同努力,将会把一个友好的中欧关系带入21世纪。
  (本报布鲁塞尔2月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