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近观细读“双城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3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茶楼

  近观细读“双城记”
  吴福辉
  我这里所说的“双城记”,并非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作。记得1994年在香港的一个文化场所,偶然看到过一则预告,是关于沪港电影史的研讨会的,标题上醒目地用了“双城”的字样,当时就很受触动。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三四十年代京海两地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我在翻读的正是一部几乎尘封的中国“双城记”。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人中,同时关注北京、上海的作家不在少数,而同时喜欢上海、北京的却真是凤毛麟角。喜欢上北京的,就大张旗鼓、堂堂正正地声讨起商业文化和洋场恶少来;而喜欢上海的大半只是在心里爱着而已,很少有人会形诸笔墨。再有,假使批评北京,那就如同批评“咱”的中国,不择字句中都会带着一份亲切;可鄙视上海者,就像这个城市是洋人带来的,与己无关,又像是随了二婚的太太进门的“拖油瓶”,怎么瞧着怎么不是自个儿的孩子。这种情景是意味深长的。沪港的关系则不同,喜欢甲者就喜欢乙,反之亦然。鲁迅不喜欢殖民地的香港。他在《略谈香港》、《再谈香港》里讽刺那里的各类怪事,到写上海的时候(他写过许多解剖上海的文章如《上海的少女》、《阿金》,甚至《“京派”和“海派”》《“京派”与“海派”》)他在《“抄靶子”》一文里说,“这在香港,叫做‘搜身’,倒也还不算很失了体统,然而上海则竟谓之‘抄靶子’”,把两个城市归在了一处。张爱玲就不然,对沪港都充满不可言说的温情。她讲述起发生在两城旧式大家庭内的男女传奇故事,如数家珍。比如写香港她说“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到底是上海人》)。如此公开表态爱上海的,无过于她了。过去的上海、香港是同一类城市,站在南京路上,与在皇后大道逡巡的感觉相差无几。京与海,沪与港,这种双城的观察研究,应是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绝好题目。
  我热心于京海,本缘于我对中国南北方隔膜之深的一种文化记忆。少时跟父亲离沪赴东北,1950年的旧历年(严格讲是庚寅年春节)是在沈阳度过。去前听上海的亲戚讲,那里是一片荒原,冬天冻掉耳朵,撒尿结成冰棍。去后一看,雪是下得真大,屋子里却温暖如春,且工厂高楼林立。不久上学,就糟了,同学管我叫“南蛮子”!这可能是从古代山东人那里延续下来的称呼,当年我无论如何搞不明白自己比同学究竟“蛮”在何处。年节与小伙伴“辩论”谁家的吃食好,我经常让只相信“好吃不如饺子”的同学包围住。当了教师后,我的学生毕业凡第一次去过上海的,一般分成两类:大部分人因各种理由骂尽上海,小部分则偷偷告我简直不相信中国还有这样像天堂的地方。这时,我总忍不住说,不对,事情不是这样的,上海远没有这么坏,也不是这么好。有时争得激烈了,我会说如果你不同时理解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你就“读”不懂中国,你怎么可以称自己生为中国人?但是我常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没有人愿相信我的话。他们不是北方人,就是南方人,都有“立场”,有谁如我似的是南北混合人呢。
  可叹我们至今对自己的南北方城市知之仍少。据报载,美国科学院院士施坚雅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1984年即译成中文,却十几年无出版社问津。这位美国学者我是知道的,我写《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和《京海晚眺》两书时,参考读过他的个人专著《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的中译本。中国人对自己城市的求知欲望,竟冷漠到如此程度,实在让人脸红。如果中国永远农业立国,也就罢了。我们能永远湖广熟了,天下就足了吗?或者在武汉一立,便知天下事了?二十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如果我们不像熟悉农村那样地了解都市,或者不愿“读懂”京海、沪港这样的“双城记”,我们便无从完全地了解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性、复杂性。我研究京、海的体会是,这是中国文化本体内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演进模式,是因这块大陆的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可以远远地、冷静地比较它,更需微观地一个个作细部考察。但短期内这种差别不会消失,甚至在当今市场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反而可能会扩大。比如,现在南方的朋友到北京,听说成箱买饮料竟会无人上门服务,觉得是天方夜谭。南方夜生活方式的迅速蔓延,也叫北方佬吃惊。最近听某位刚去过东北的南人说,这个老工业区、体育大省和笑星的重要产地,在一个时期里很可能要成为中国贫困的都市区域了。看了中央台关于沈阳采暖问题的片子,真正使人心酸。暖气的情况将来自会改变,但不容轻率乐观的是,要知道中国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大省的时间并不是今天,而是在宋朝!历史,经常以活跃的“现在时”的形式出现。当然,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加有减。它惩罚无知者。
  所以,我们对快要成为历史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城市,务要加强认识。二十一世纪应当是中国现代化深入到“城市化”的世纪,仅仅是了解京、海这样的“双城”已经不够。可以延伸到对大陆城市和大陆城市的比较,如北京和沈阳,西安和开封;还有沿海城市之间的比较,大连和广州,青岛和厦门等等。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应当有它的无愧的、博学的、有想象力的历史研究者和文学表现者。听说施坚雅的书,终于有大出版社愿意接纳了,可喜可贺,我长长舒了一口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