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忧劳可以兴邦 ——绍兴丝绸印花厂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4
第4版(综合)
专栏:

  忧劳可以兴邦
  ——绍兴丝绸印花厂纪事
  本报记者袁亚平
  许多人到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绍兴,顾不上观赏名胜古迹,便直奔绍兴丝绸印花厂。这家国有大型丝绸印染企业,去年实现利润1070万元,效益列全国同行前茅。中国纺织总会要求全国丝绸行业学习绍兴丝绸印花厂,去年“五一”,全国总工会授予“绍丝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在“绍丝印”,厂区内竖有一块牌子,上书“厂训”:“忧劳可以兴邦,逸豫足以亡身。”
  当厂长樊式洲接受记者采访结束,已到晚6时40分。樊式洲说:“我还不能走,还有一件事等着要我处理。”副厂长陈皆烨告诉记者,厂各级干部,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已是常事。每天早上,上班时间未到,全厂中层以上干部已提前到位工作。
  “忠诚、能干、负责”,这是“绍丝印”在全厂各级干部中倡导的工作精神。忠诚,就是忠诚党和国家,忠诚事业和企业;能干,就是有才干;负责,就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在“绍丝印”,对干部实行一年两次述职、评议,一年一聘制度。贸易一部经理在一次年终考核时,没完成承包任务,等待他的是解聘免职。好在这位干部不消沉,发奋去干。一年之后,他又被提升为经理。
  干部们废寝忘食,尽职尽责,全厂共撤并了33%的管理机构,精简了50%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4%左右。厂办公室只设两个人:厂办主任和团委书记。团委书记沈鸿泉对记者说:“除了团的工作,我要写文章,搞美工,拍照片,还扛摄像机,什么事都干。”
  厂房多是新建的,设备是一流的,而两幢办公楼还是1950年和1980年造的,设施也很简朴。在收入上,一线工人平均年收入可达1.2万元,而科室干部平均只有1万元。
  领导正,方能厂风正。“忠诚、肯干、负责”,成为“绍丝印”在全厂职工中倡导的精神。
  “绍丝印”的职工素质普遍提高,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他们不但能熟练安装、操作先进的引进设备,还能自主改造创新。引进的意大利阿里奥利大型蒸化机用汽量极大,他们大胆采用叠蒸工艺,改蒸化两幅为同时蒸化四幅,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节约投资40万美元,每年还可节约蒸汽费60多万元。近年来,企业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200多条,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职工们把“绍丝印”当成了自己的家,处处精打细算。过去色浆用剩后,就作为废料直接倒掉了,现在浆料工每天将红、黄、蓝、绿各种剩余浆收起来,设法再利用,一年可收回10多万元。在供应科,实行了“材料找源头”,仅一种糊料,由间接进口变为直接进口,一年就可节约50余万元。
  “忧劳可以兴邦”,在“绍丝印”有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