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曲艺节上品相声:无滋无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07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曲艺节上品相声:无滋无味
  本报记者 刘玉琴
  曾给人们带来无数会心笑声的相声,近年来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第三届曲艺节上,参加展演的五十多个曲种的八十多个节目中,相声占了将近一半。尽管这些相声多由明星、笑星、大腕担纲演出,但是却让人笑不起来,专家和观众深感失望。
  “越是腕越没段”
  几年举办一次的曲艺节,是展示曲艺界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的艺术盛会。本届曲艺节上,数十位当今知名相声演员先后登场。本以为会新作迭出,精品纷呈,但实际上除了少部分新作佳作之外,大多数名家没有新段子,缺少精段子,代表人物没有拿出令观众叫好之作。
  《侯氏发声法》、《共同举杯》、《考演员》、《相声精粹》、《戏说》、《戏与歌》、《肉兜》、《问路》等,有的是十几年前的作品,节目太老;有的缺乏艺术形象和曲折含蓄,与生活相距较远;有的甚至粗俗无聊,比如拿自己的搭档“开涮”,或靠说正反话、结巴语、人的残疾缺陷等来抖“包袱”,观众兴味索然。一位老曲艺家一针见血地批评:“越是腕越没段。”
  曲艺节是全国性艺术节,曲艺节的相声水准如同一面镜子,从中真实折射出我国相声领域令人尴尬的现状。相声跌入低谷已成为明摆着的事实。
  作者屈指可数
  现在的问题是,相声领域表演人才不缺———一茬又一茬的艺术人才不断脱颖而出;而创作人员却日见稀少,难以寻觅。目前,可以写相声的作家在全国已是屈指可数。为何创作人员这么少?因为相声创作太难。相声是语言艺术,要有绝妙的“包袱”,善于制造笑料,要在轻松诙谐中展示出深刻的主题,闪现智慧的火花。我国六十年代第一个大学毕业从事相声表演创作、现为湖北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夏雨田,说自己写过相声、小说、报告文学、剧本,他认为写相声最难,“写到第五十个才有可能在舞台上立起来”。许多人知难而退了。
  相声作者既不容易出名也不容易得利。作者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研磨一年半载创作出的作品,稿费最多二三百元,而演员上台演几分钟却可能一举成名,常演不衰,知名演员每次演出的出场费、劳务费可谓成千上万。一个节目引起轰动,出名的是演员,没人知道谁是作者。这也是相声作者相继改行、后继乏人的原因。
  演员心浮气躁
  曲艺节期间,演员们大多行色匆匆。有节目的时候赶过来,只演很少几场便迅速飞走,赶赴异地演出或录音。这也难怪,客观上,各种电视晚会和文艺演出都要相声出场,他们不得不忙;主观上,受商品经济的刺激,公司要开,生意要做,穴要走,场要赶,名与利皆割舍不下,无暇顾及艺术上的精雕细刻,演出质量不高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夏雨田忧虑地说,面对相声如此境况,不少演员仍自我感觉良好,洋洋自得,看不出有压力感、紧迫感,这才是最可悲的。从事相声研究已几十年的南开大学教授薛宝琨认为,过去的相声演员每人至少要会一二百个段子才能在地摊上从早演到晚,勉强维持生活,现在的演员一个节目立住了,观众认可了,就一遍又一遍地简单重复,反正一个节目演一辈子十二亿人还看不过来呢,再说钱又不少挣。
  沈阳军区老艺术家朱光斗感慨地说,演员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外界应给予正常的批评。现在评论界风气不好,赞扬捧场的多,说坏挑刺的少,研讨会都是“研好会”,这对演员成长极为不利。健康有力的文艺批评,是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推动力,而相声在这方面是薄弱环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