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重复建设主要在加工产业 ——解决重复建设需要加强协调统筹(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9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快论

  重复建设主要在加工产业
  ——解决重复建设需要加强协调统筹(一)
  编者按:《经济快论》专栏从今天开始,围绕解决重复建设这个问题,连续发表三篇评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重视。
  为有效防止和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问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当前要对建设项目进行清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停建没有市场和效益差的项目。这是我国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大家统一认识,才能坚定步伐,把工作切实搞好。
  我国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当务之急是如何克服和防止过多的重复建设。
  适度的符合专业化协作要求的重复建设,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过多的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则制约着经济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判断产业、产品重复建设的程度,主要看市场供求的状况和企业的开工率。综合性的数量指标是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的,大体可视为在适度重复范围以内,在此以下的就步入过多重复建设的范围了。
  我国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大体处在供求平衡和少量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状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多在80%以上;机械、电子、轻工、纺织普遍是一般加工产品大量供过于求,生产能力利用率大多在70%以下,在50%、40%以下的为数也不少。高水平的加工产品则是供不应求。
  我国经济现在处于买方市场,过多的重复建设主要出现在加工产业上。我国当前的重复建设可以归纳为五类:
  第一类是市场拉动的企业行为,盲目重复建设过多,但是真正形成了竞争,生产品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技术水平和生产集中度提高,经济效益较好。只是困难、倒闭的企业较多。家用电器属于此类。对家用电器的争议,在于是否为了竞争都要这样猛上猛下。家电上得很猛、重复建设多,是由于排浪式的消费带动,而且前期主要是上的装配线,投资不大。现在,消费行为比较成熟,重复建设应当缩小。家电重复建设较多的是企业行为,政府可发布信息、制定政策间接加以引导,但不宜采取定点等直接干预的办法。
  第二类是政策未顺应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配套制定实施,造成过多的重复建设,竞争过度,效益较差,有的是全行业亏损。纺织业和部分轻工业属于此类。纺织品的短缺问题大体是在“七五”中期解决的。那时中央政府已经觉察纺织品的生产能力过剩,1988年以后多次发出了要控制增加纺织生产能力的文件,制定了政策,但是未能奏效。看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而初加工能力则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原料产地转移,产业有呈梯度转移的趋势,认识还不够。
  认清这个问题有重大意义。因为产业的梯度转移将较长期地进行。我国农村比重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大,农村、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就有一个产业发展的矛盾和统筹问题;现在我们大力提倡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已有较大规模,就有一个产业发展的协调和统筹问题。这些都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和如何避免过多的重复建设。
  第三类是条块分割下的政府行为,多属投资大、技术复杂的企业,由于条块分割,资金分散,生产力布局不够合理,形成过度低水平重复。石化、汽车属于此类。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多数地区都想发展石化工业。由于石化的投资大,改革又尚未到位,就形成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争项目。由于资金不足,不少是不符合经济规模的没有竞争力的项目。尤其是在长远规划中,多数地区都把石化作为支柱产业。而现在我国的石油加工能力利用率只有68%。这样,一场耗资巨大的过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眼看就要泛滥开来。像这样由于改革尚不到位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问题,只依靠市场调节是不能奏效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发布信息、制定政策、严格审批等办法,这是必要的,还需要再严格有效一些。
  第四类是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自成体系等原因,形成的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机械和部分电子工业属于此类。我国机械电子工业“一五”时期发展很好,以后在“大跃进”时期,一些水平低下的普通机械、农业机械、重型机械和各种土机器遍地开花,铸、锻、热处理、电镀等工艺和水、电、风、气、社会设施等严重不足,企业只好自办,这样就打下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底子。以后虽有所整顿,但一段时间,在实行闭关锁国的条件下,机械电子工业仍是低水平数量扩张,重视整机轻零部件,重视保重点产业设备的数量需要,轻机电本身素质的提高。正是这样铸成了当前机电工业的一般生产能力过大,高水平的加工能力不足,“大而全、小而全”,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至今未能过关,机电产品仍旧是进出口大量入超的局面。
  第五类是经济发展过热,改革尚不到位,法规制度不健全形成的重复建设。商业、外贸、金融、房地产等方面的一些重复建设属此类。
  形成重复建设的原因,归纳起来,体制方面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缺乏市场部分的约束机制、优胜劣汰机制;政策方面过去是急于求成,闭关锁国,现在是有些重大方针协调不够;企业方面是信息不灵,市场定位不当。在改革日益深化、经济呈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方针政策是否协调得好,对解决过多的重复建设问题有着关键的作用。
  现在,全国处在买方市场之下,各方经济实力都大大增强,继续过多重复、形成过度竞争,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因此需要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同时,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加强宏观调控与统筹协调,首先把现存的过多重复减下来,同时预防发生新的过多重复建设。(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