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心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8
第3版(综合)
专栏:南昆文化列车行(2)

  心愿
  本报记者 孟宪励
  2月16日上午,平果县,南昆文化列车在广西慰问演出的第二站。距县城66公里的凤梧乡希望小学六年级(2)班的黄小娥没能来看演出。记者在大山深处颠簸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找到她时已是中午时分。黄小娥放学后正帮妈妈在田里砍甘蔗。
  黄小娥,12岁,1992年她还读一年级的时候,就和凤梧希望小学的22名同学得到了小平同志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转来的捐赠。如今,受助生已有20名学生升入初中,有的考入中等师范学校。
  凤梧乡希望小学是自治区第一所希望小学,1992年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各级人民政府及社会捐赠建立。学校生源覆盖了周围23个自然村。最远的如那布、那盆、龙法等自然村距学校七八公里,孩子们大都步行上学。生活条件仍然比较艰苦。
  2月16日是凤梧希望小学开学第一天。当副班长的黄小娥提早来到学校,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黄志修校长告诉记者,小娥勤奋、内向,也很懂事。成绩一直名列前五名。
  黄小娥的妈妈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欠了几千元的债。小娥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妈妈做家务,照料3岁的弟弟。爸爸长年在外地打工,春节也没有回家。他在来信中说,家里欠了那么多债,小娥小学毕业后就别上了。小娥告诉记者时哭了。
  小娥很坚强。她说:“我可以卖柴,可以卖甘蔗,但我一定要坚持把学上下去,不辜负小平爷爷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