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小平女儿的思念——访邓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8
第4版(要闻)
专栏:

  小平女儿的思念
  ——访邓林
  本报记者 王谨
  日历重新翻回到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的逝世,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亿万中国人和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友好人士,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邓小平的深切哀思和无限缅怀。
  而今,伟人邓小平离我们而去已经一年了。人们又以不同的方式缅怀他。其中,伟人的子女对已故父亲的怀念尤其引人注目。邓小平长女邓林为纪念父亲逝世1周年,特地从1000多幅自己拍摄的生活照中,精心挑选出112张照片,由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单位主办,香港乐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中航文化传播公司承办《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摄影展。此展于2月18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与此同时,由邓林撰写的纪念文章《我爱我的父亲》也在首都报刊上发表。
  邓林作为邓小平的长女,过去疏于社交,多埋头于画室。在纪念邓小平逝世一周年活动中,她却非常活跃,频繁地奔忙。为此,记者特地访问了她。
  “从我为父亲摄的照片中,精选一部分照片出一部影集或举办一次影展,是我多年的心愿。去年,父亲含着微笑远去,我思念之情与日俱增,当年夏天我就着手准备在纪念父亲逝世1周年之际举办影展的事了。这次展出的112幅照片所跨越的年代,除了一张是1972年在江西的留影外,主要是1980年—1993年这13年。这13年,是父亲生活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时期。但我的照片并没有直接记录这一段历史。我想,我拍摄的有关我父亲的这些照片,不是一个摄影家艺术技巧的展示,也不是一位伟人的画卷。这只是我,作为女儿,心中,眼中,镜头中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对父亲的印象。任何领导人都不是神而是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的这些照片,正是反映了父亲,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日常生活中他的人格个性,他的自然表情。”
  “这些照片,是征得你父亲同意后拍摄的,还是在你父亲不注意时抓拍的?”记者问。
  “大部分是在父亲不注意时抓拍的。”邓林回忆道,“我父亲原来是不爱照相的,有意识地照,一年只有一两次。有时报社、通讯社记者们要求到家里来为父亲拍照,他都拒绝了。我很早也学会了照相、洗相,但‘文革’前只是作为个人的兴趣、乐趣拍照。加之经济原因,家里那时只有一架照相机,也没有余钱买更多的胶卷,因此‘文革’以前我们家的照片不多。‘文革’中,我们连自身的权利和安全都没有保障,就更不可能拍照。‘文革’后家里的照相机多了,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趁父亲不注意时抓拍几张,他也管不了那么多。这次展出的照片,除少数几张是经过我导演后拍摄的外,大部分是在父亲不注意时抓拍的,逼真、自然地反映了他的思考,他的个性,他的表情。”
  “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对你父亲邓小平评价非常高。你作为小平同志的长女,父亲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记者再次提问。
  “对父亲的评价或者说印象,不是几句话可以概括的。这次为纪念父亲逝世1周年,我写了一篇文章《我爱我的父亲》,算是比较系统地倾吐出我对父亲的缅怀与爱。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高尚的人,受到人民的爱戴,得到世界的尊重;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政治眼光敏锐,原则性很强,但待人诚恳,为人宽厚。在家庭里,他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父亲,他是一位生活在我们中间有血有肉、感情真挚、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人。他是一位好爸爸、好爷爷、好丈夫、好儿子。在工作之余,他在家庭里享受着天伦之乐。在家里的饭桌上,父亲一般不大发言,但喜欢听我们做子女的叽叽喳喳,喜欢这种轻松、活泼、融洽的气氛。我和楠楠、毛毛的性格,像妈妈,心直口快,在家说话都是大嗓门,无遮无挡,经常还喜欢开个小玩笑,给这个封家庭‘总理大臣’,给那个封家庭‘礼部尚书’、‘文化部长’。父亲有时也加入,说:‘跟赫鲁晓夫吵架,别的武器不用带了,带个楠楠就够了。’楠楠就说:‘都是因为爸爸耳朵不好,我才成了个大嗓门儿。’我们大家都笑。”
  “作为长女,你接触你父亲邓小平应该说是较多的。你觉得你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吗?”记者问。
  “在我们做子女的眼中,他是一个严厉的父亲,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父亲。当我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后,父亲总是强调我们自食其力,凭本事吃饭。在家里,对我们做子女的事情,往往只是在大的原则上提出要求,具体事从来不管。我们家最热闹的节日,是给爸爸过生日。这一天,我们做子女的比父亲还高兴,大家开着玩笑‘趁机吃一顿’,就忙着张罗。父亲生日宴上,我们做子女的通常要给父亲敬一轮酒,父亲兴致很高,酒也比平时多喝一点。父亲每一年、每一次过生日,我们全家都特别珍惜这亲情相聚的美好时光。”
  邓林谈起父亲,两眼富有神采,她要向记者说的话似乎很多,但又限于时间,只好长话短说。临结束谈话时,她以深沉的音调说:“作为父亲的女儿,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五十几年,在风浪中沉浮,在困境中磨炼,欢乐和痛苦,都已成为我心中无价的财富。父亲的品德,父亲的风范,言传身教,令我受用终身……我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父亲。父亲永远活在女儿的心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