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找出不足 还有一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9
第8版(体育)
专栏:

  找出不足 还有一拼
  本报记者缪鲁
  昨天,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赛开场,中国队两度冲击金牌,均功败垂成。在人们为之惋惜不已之际,这场悲喜剧的双方主角又是如何看的呢?相信他们在赛后十分钟内的自我评说,有助于人们更深地认识昨晚那难忘的场面。
  李佳军:“刚才比赛到最后阶段,我实在是体力跟不上了。体力不足,大概和我赛前尿血,又不敢吃药治疗有关系。但在刚才的比赛中,我也的确尽了最大努力,发挥了水平。”
  金东圣:“拿到金牌我太高兴了。在赛前,我不敢确信我能胜利,我只是想要像自己第一次参加比赛那样全力而为。”
  杨扬:“要说刚才的比赛,只能说我们基本发挥了水平。”在略为思索后,她又含着眼泪补充道,“最后一棒我们的位置靠外了,被韩国队抓住机会,超越过去。这也说明她们的衔接技术比我们好。”
  王春露:“我们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现在感觉还是我们配合上有问题,特别是半决赛时暴露很明显。不过,半决赛的失误基本没影响我们决赛时的情绪。”
  教练辛庆山:“很遗憾,我们又是输在最后一刻。刚才队员们表现是不错的,尤其是孙丹,在世锦赛上骨折,到今天刚刚两个月又十天,就能参加这么激烈的比赛,十分不容易。刚才的比赛说明,虽然我们这段时间进步很快,但比起韩国选手经验还是不足。不过,今天是头天上阵,队员难免紧张。金牌没拿到,对后面比赛没太大影响。在女子500米比赛时,我们和韩国队还有一拼。”
  和上届冬奥会首次在女子3000米接力赛夺魁后一样,韩国女队的教练和队员一领完奖就不见踪影,只给中国队留下一个谜团:他们有何点石成金之术,能让一群高中生小小年纪就一鸣惊人?如今,旧谜未解,新谜又摆在中国队面前,“他们的教练方法到底有何门道,竟能让年轻选手如此经验老道?”(本报长野2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