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沧桑如歌 一片真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0
第11版(大地周刊·文学观察)
专栏:文学访谈

  不久前,《光明日报》发表了张锲的抒情长诗《生命进行曲》。这首长诗发表之后,很快便引起了反响,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近日,听说张锲因病住院,记者特地到医院采访了他。
  沧桑如歌 一片真诚
  本报记者 邵建武
  在医院病房里,我们谈起他的新作《生命进行曲》,病中的张锲脸上露出笑容。他把《光明日报》编辑转交给他的厚厚一摞读者来信交给记者。在进一步采访中,我还知道了这首长诗对于作者的分量。他曾经连遭“胡风集团”牵连、错划右派分子重压、文化大革命摧残,又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风云的激荡,对明天满怀信心,一腔激情,融铸成诗。《生命进行曲》中那些沉重的诗行本是生活所致,那些高昂的调子原是由理想和信念谱成。
  张锲说:“许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什么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人生?作为一个和新中国一同成长、一同经受曲折、又一同迎来充满欢乐充满胜利的喜悦的人,在我已经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道路里,自觉积累了些关于人生的感悟。从八十年代起,我就想把这些感悟用诗歌的形式向同时代的一些年轻朋友叙说。但都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近年来,目睹一些同辈和年轻朋友在人生观、世界观、苦乐观、名位观、金钱观等等方面产生的迷惘,更由于党中央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出于一种责任感,我终于完成了这首长诗。我想从一个朋友的角度,与年轻人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和思考,和我们一同前进。”
  张锲的这首长诗,是作者一篇关于人生与历史的自省与自问,是对于生命内涵的探寻与回答。其中有“让风沙迷住过眼睛”的徘徊,有“大睁着眼睛哭泣到天明”的悲伤,有“被同伴啄出了雁群”的孤独,有“一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难堪的苦痛”,但是,最重要的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一个爱国者的热忱与一个共产党人对于祖国和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创一个富裕而繁荣的崭新中国/塑当代共产党人的盛世清名”。
  正是这种严格的自省才产生了《生命进行曲》里的真情倾诉。张锲说:“‘诗贵真情’。我算不上是什么诗人,我只是有许多心中的话要倾吐。如果说这首诗多少还算有点长处,那就是它写出了一个新中国的第一代共青团员和至今仍未改变信念的共产党人的真诚。”
  出于真诚的爱,作者深情地写道:“我是祖国母亲身上的一个细胞,/祖国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祖国受难我受难啊,/祖国前进我前进!”因为真诚的爱,读者才从诗的哲理中找到生活的风采,找到亲近的感受,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或肯定自己的价值选择。
  他很欣赏郭小川在1962年同他说过的一段话:“诗歌应该是一条闪光的、丁冬作响的河流。”他说:“闪光的,就是美丽的。丁冬作响的,就是要有音乐感,要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河流是流动的,现实生活也是流动的。生活不会一成不变,诗歌的发展也应该跟上生活的发展。”
  张锲在完成《生命进行曲》之后,又在酝酿新的诗歌创作,一首是《祖国进行曲》,另外一首是《爱情进行曲》,合称为“人生三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