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小说在九十年代的位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0
第11版(大地周刊·文学观察)
专栏:

  小说在九十年代的位置
  刘俐俐在《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一期以《走向自觉: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的可能与必然》为题,对小说在今天的重要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九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更加丰富并且纷纭复杂的趋势,社会高度重视每个人的价值,深切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信念、行为,对这种多样性的描绘和解释能引起另一些普通人———小说读者的兴趣,这是小说兴盛的社会条件。在日渐丰富的九十年代,每一种文化在文学里尤其是在小说这种叙述体的文学样式里都应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常常是从小说的艺术魅力中,从更像小说的虚构世界中来确认并接受某一种文化的。在纷纭变化的多彩生活面前,世界的不同侧面借助语言的虚构被我们把握。小说在今天担当着更为重要而深远的“认识”作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知识分子尝试用独特的话语进行叙事和言说,这是小说家不愿放弃小说对生活的干预对人生的探索的另一表现,这是在新的层面上发展小说这种艺术样式的潜在力量。如果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小说发展的根本力量来自对生活脉搏的把握,来自文学在人们心灵中的地位,如今小说在进一步关注现实和人生的同时,正在走向更加成熟和自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