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1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张二震教授在其《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国际贸易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与比较
  一般认为,国际贸易政策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其理论也可分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两大分支。可以说,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关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改革开放前,我国学术界对自由贸易政策一直持否定态度。后来虽有了些变化,但实际上仍然对其持批判的保留态度。作者在系统考察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历史上看,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产生,的确是为资产阶级开拓海外市场服务的,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国际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把后者与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内容区别开来。无论是从世界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相对平等的今天,相对自由的外贸政策,应是发展的方向。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日益加深、经济国际化已成为事实的情况下,谁开放,谁就进步,就发展;谁封闭,谁就落后,就停滞。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宏观上不存在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的问题,而只有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参与贸易分工的问题。
  关于保护贸易政策问题,作者认为,如果保护贸易政策的立足点在于保护和促进幼稚产业的成长,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着眼于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考虑经济增长的长远利益,这种保护政策就是合理的。这种保护实际上是为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创造条件。因此,从深层次分析,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不存在根本的对立,而且存在着内在联系。保护贸易并不是闭关自守,而是把这种竞争限制在本国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了,能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对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刺激作用。
  关于实践中的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
  发展对外贸易,归根到底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为本国人民谋福利。虽然从理论上说,各国应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国可以无条件地采用自由贸易政策,而应依据实际情况采取逐步走向自由贸易的战略和政策,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暂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从实践上看,一国外贸政策的选择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制约:
  第一,经济力量的强弱。一般说,经济比较发达、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倾向于自由贸易政策,反之则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一国国际竞争力相对地位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贸易政策的选择。第二,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言而喻,采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就会制定比较开放和自由的外贸政策。第三,利益集团的影响。如果某一利益集团在政治和经济上占上风,外贸政策就会较多地反映该集团的利益。第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此外,一国外贸政策的选择还要受该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