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想起袜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8
第11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想起袜楦
  那天,陪朋友到一家近来颇有名气的男装系列专卖店购物。抛开各式服装的高价不讲,单是一双看似极平常、只在脚踝部织上了名牌标记的袜子,竟然标价40元一双。友人一下子买了两双,眉头也不皱一下,真叫人咋舌。
  我夜不能寐,不由得想起小学时上劳动课学补袜子的事来。一晃30多年了。那时人们的收入有限,家中人口又多,一双织得很粗糙、样式很臃肿的线袜子虽不耐穿,却要补了又补,直至补成了厚厚的鞋垫。学校教育学生爱劳动,提倡艰苦朴素,在劳动课上要学习自己动手补袜子。我从家里找来一只袜楦,那袜楦做得古朴结实,薄薄的木板,底部是脚掌形,前部圆圆的楦头,后边是高于楦头的后帮跟,中间用一根斜拉式的木板连结起来,由于常年用它补袜,边上光滑圆顺。先用鞋楦绷好线袜,比照后跟的破洞剪好布块,将袜楦反过来,把布紧紧贴在楦板上,按老师讲的先用粗针脚将其锁定,再用倒针法沿袜楦密针缝就。前边的几步虽不熟练、精致,但还马马虎虎,到了后边针针相依、颇见功力之时,就显出了麻烦。由于没带顶针,左一针右一针扎得小手指冒出鲜血,最可笑的是猛一用力,针竟穿透袜楦,将楦袜合一,摘也摘不下来,后来还是老师帮忙解了围。穿上这双饱含我心血的袜子,心中就有一种自豪感。
  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寻找一只当年的木袜楦已是难上加难,袜楦恐怕已经归入了收藏品类。我觉得不管怎样变,爱劳动、重节俭的传统应该保持下去。
  天津市和平区
  刘保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