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光彩之星在凉山升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8
第12版(统一战线·军营内外)
专栏:

  光彩之星在凉山升起
  本报记者 陈晓钟
  编者的话
  统一战线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全体爱国人士,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法宝。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它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的统一进程中,“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更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也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决定加大对这一领域的宣传,开辟“统一战线”专栏。专栏每月一期,内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群言堂”、“统战史话”、“人物专访”、“光彩事业”、统战工作论坛等栏目。稿件的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欢迎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同志和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提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想起两件事:一是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的历史篇章;二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代表着我国高科技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就是从这里不断升入太空的。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制约,这里依然是先进与落后共存。全州17个县市中,国家级贫困县就占据了10个,省级贫困县2个。然而,就是从这里,另一颗星,一颗我国民营企业家“先富帮后富,最终共同富裕”的光彩事业之星,冉冉升起。
  1994年,国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民营企业家刘永好联合其他9位同仁立即响应,提出“光彩事业”扶贫倡议。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希望饲料项目,就是光彩事业中最早实施的一项扶贫工程。
  走进西昌市希望饲料公司,一辆辆满载着成包饲料的卡车从这里开出。司机杨贤友是四川会东县四九商店的主人,他乐呵呵地说:“传统方法养猪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出栏,用希望饲料喂养4个月就能育肥。农民们都爱用这种饲料。我每月销售几十吨,能赚几千元。乡亲们搞养殖致富,我也盖了新楼,买了自己的新汽车。”团结村村民胥有林用传统方法养鱼多年,但效益不好。在希望饲料集团下乡扶贫小分队的指导下,他改用科学方法喂养。在6.3亩的水面上投鱼4000尾,当年就获得丰收,比传统方法多盈利30%以上。如今全村1120户,多数都搞起了养殖,所产鲜鱼不但销往邻近的几个县,还远销到攀枝花市和云南大理等地。
  谈起这些,西昌市市委书记王文远说,光彩事业来到西昌前,地区的生猪出栏数总徘徊在25万头左右。如今希望集团培养了本地一批养殖大户,带动了整个地区养殖业的发展。1996年出栏数上升到32万头,1997年达到34万头。凉山州州委书记肖光成强调指出,光彩事业带来了新一代民营企业的活力。希望集团1994年11月底在这里动工建厂,仅用63天就试车投产。这种速度,这种敬业精神给当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树立了极好的典范。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在谈到光彩事业时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特别是在江泽民总书记“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共同富裕”题词的鼓舞下,光彩事业的发展早已远远超出了我们个人的设想。到现在,3000多个民营企业家共同参与,投资已达50多亿元。许许多多的项目在老少边穷地区蓬勃开展。这不单单是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投资行为,它更多地体现了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中,民营企业家们的高尚精神和宽广胸怀。愿光彩之星更加耀眼!
  图为团结村村民喜获丰收。 陈晓钟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