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东海龙三跳“龙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9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东海龙三跳“龙门”
  □李平
  刚一见面,东海龙便双手递上名片。细一看,原来是张信誉卡。上面除标明他所在肥牛场的联系电话、住址外,还醒目地印有“出售不注水牛、羊肉,足斤足两,价廉质优”。
  看他手拿“大哥大”,腰挂BP机,午饭都吃不消停的忙乎劲儿,谁会想到,一年前他还是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电务段的一名普通的信号工。不知情的人,又很难理解他这一年经历的磨难和飞跃。
  去年2月份,海龙所在单位生产、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段领导班子为摆脱困境,决定在全段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走减人增效之路。东海龙经过和新婚妻子反复商量,带头响应段上号召,主动提出下岗。
  开始,他和爱人搞服装买卖,由于缺少经验,第一个月就赔了上千元。第二个月,小东东挪西借下狠心买了一辆“达契亚”出租车,谁料这个在部队闻名的“安全模范”司机干不到两个月又赔进去5000多元。
  不服输的小东开始了第三次“冲刺”。他借了10万元,在距哈市25公里的万宝镇陈家屯和爱人办起了江北养牛基地。先从集市买小牛喂起,尽快催肥,再到市场卖成牛。第一批饲养的牛头头膘肥体壮,满以为能卖上好价钱,谁知这时从内蒙古运来的一大批肥牛冲击了哈市市场。没办法,小东来个“挥泪大甩卖”,两个月的辛苦换来的是亏本近1万元。
  一亏再亏的生意,使东海龙长了见识:市场不相信眼泪,竞争光有力气不行,还要有头脑。他虚心拜师学艺,广交朋友,并在哈市太平区桦树街市场租了一个牛肉摊床。如今已实现饲养、屠宰、卖肉“一条龙”。由于他采用科学养牛方法,牛肉质量好,服务上乘,深受用户欢迎,目前已有20多家饭店与他签订合同。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一年来,小东不仅收回投资,而且净赚近5万元。问起他新的打算,他笑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形成规模,能安排几个本单位下岗职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