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诗是介绍信,把我介绍给人民,而诗人对人民的情分—— 尽日不能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1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作家笔记

  □诗是介绍信,把我介绍给人民,而诗人对人民的情分———
  尽日不能忘
  王怀让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三十多年来,我是一直把写诗当做种地来侍弄的。对于毛泽东的农业八字宪法,我是极为熟悉而又很感兴趣的。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大凡种地人需要掌握的要领,我以为写诗人也须是样样必备的,岂止是必备,而且必须熟练之,而且必须掌握之,而且必须操作之。我敢这样说,你想写诗吗?那你就先去学习种地。你想成为一个诗人吗?那你就先去当好一个农民。
  当我回过头来检视我的创作的时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诗怎么像一株山崖上的枣树,总也长不出壮观、葳蕤和生动、蓬勃之态呢?缺水,缺肥,缺土是也。人民群众那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生气盎然的创造新生活的活力,那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时代前进的深长的屐痕,那多姿多彩的城市和农村乃至人们心灵的变革,难道不是诗应该吮吸的水分和肥料?难道不是诗赖以生存的丰厚土壤吗?我继而又吓了第二跳———我的诗怎么总是像芭蕾舞般的一个脚尖在一个平面上旋来转去呢?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诗应该是螺旋式地上升着;对于一个时代的诗人来说,诗应该是飞翔式地前进着。我反思我的诗很少有过大年或者丰年的原因,我的诗没有螺旋式的上升更没有飞翔式的前进的原因,我引进的最新的诗的种子太少了,我的诗在内涵上没有注重密植,我没有对我的诗进行良好的环境保护,我也没有改良我的诗的写作工具,至今电脑还只是个摆设而已,我对我诗的队伍又极不善管理,没有把它们召集在一起开过生活会,没有进行过诗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正如我的家乡一首山歌所唱的那样:“流多少汗,摘多少棉;掏多少力,收多少米。”
  为诗三十余年,如同一个种地三十余年的老农,总想为后人留下几囤谷子。“诗,必须诚实,/你的诗,应无愧于万代子孙,/几万年后,子孙们要研究你的诗的化石,/———那是你留在世界上的心!”十多年前,我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的这首小诗,这首言志的小诗,正是我这种“想留下来几囤谷子”的心境写照。谷子是农民留在世界上的心,诗是诗人的谷子,诗也便是诗人留在世界上的心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每个世纪都结出了自己的、而不是上一个世纪的果实;作品是社会风俗的果实。”戈蒂耶对于文学的这段自白,我是极为赞同的,只是想再给他补充一句:不是上一世纪的果实,也不是下一世纪的果实,它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一个世纪的、或者说是这一个年代的、或者说是这一个年份的、或者说是这一月这一天这一时这一刻的果实。
  正是基于这种“今天”说,我把我的几乎全部诗的笔墨倾注给了今天,今天的世界和今天的人。我一直执拗地认为,仅仅向世界展览自己那拳头大的心脏的人,他是不配称作诗人的;只有把比心脏不知道要大多少倍的地球作为自己的心脏的人,他才是个诗人。诗人的职业是什么?不是一种手艺,也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使命,一种他所生活的今天赋予他的使命。1995年3月发生在珠海的一个“罚跪事件”,一年后引起了《河南青年报》八位年轻的编辑和记者的重新关注,他们在报纸上发起了“寻找那个不跪的人”的系列活动,我旋即以诗作为“第九个”参与到寻找的行列,这便产生了《中国人:不跪的人》。这首诗在《河南青年报》发表以后,很短时间,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这令我深深感动了。我收到不少读者来信,他们向我表示感谢,为的是我的诗倾吐了人民的正义之声。这一个个“谢”字,使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83年的某日,我忽然收到一封来信,写信人是河南省通许县长智公社的几位青年农民。他们在信中说:“我们有重要问题向省委负责同志反映,又恐寄不到他们手中。我们从您的诗中看出您是人民的诗人,就把信发寄给您,请您能帮助我们转给省委负责同志。我们相信您是会主持正义的。”这封字迹并不秀丽的信使我坐卧不安。不敢辜负人民的期待,我旋即将信转过,并把信的内容交给河南日报内参予以刊出。据悉,省委后来派人解决了那里的问题。这封信又使我受宠若惊。说我是“人民的诗人”,哪里敢当,我知道这是人民对我的鼓励和希冀,但我愿意把这作为一种最高境界去追求。为了表达我的这种追求,我写了一首题为《诗与人民》的诗,发表在《奔流》杂志上。那首诗开宗明义:“诗是我的介绍信/把我介绍给人民/我是人民的邮递员/我向党投递民心/人民心头的忧虑/人民心中的欢欣/人民心脏的搏动/人民心跳的声音……”
  我想起了一千三百余年前的一个诗人,当他到人民群众中走了一遭之后,曾经发出震动了当时也穿越历史震动到今天的感慨。诗曰:“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不能忘”,这掷地有声的三个字,说得何等地好啊。我的诗啊,还是从“不能忘”重新出发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