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沪宁线上的“新兴工业城市”,底色本是千年文化古城 常州:文化也是投资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1
第7版(文化)
专栏:

  沪宁线上的“新兴工业城市”,底色本是千年文化古城
  常州:文化也是投资环境
  本报记者杨明方
  在对外开放中,原来我们较多地强调水、电、气、路、邮、港口、机场,以及优惠政策等硬件条件;现在,我们需要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营造城市文化大环境上。
  常州,苏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与苏州、无锡一起创造了“苏南奇迹”而饮誉神州,又被列为我国第一个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率先成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试点城市,迈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一串串耀眼的光环笼罩在常州这个“新兴工业城市”身上的时候,常州人在兴奋之余却衍生出几分“委屈”:不,其实常州首先是一个历史古城!如果没有昨夜闪亮的星辰,何来今朝灿烂的光辉?
  常州人的“委屈”不无道理,常州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最令常州人感到自豪的是,在几千年的沧桑变迁中,常州这片热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风流人杰。单从唐代算起,常州地区就先后出了1546个进士、9个状元、15个宰相、26个尚书。从先秦到现代,常州地区在历史上有名的杰出专家、学者达57人,较著名的有《昭明文选》的编者萧统、《永乐大典》的总编纂陈济、《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宝嘉等等。特别是乾嘉年间,常州又产生了一系列在全国领一代风骚的学派,如“今文经学派”、“常州画派”、“常州词派”、“阳湖文派”、“孟河医派”等,令人目不暇接。据美国学者艾尔曼研究考证,以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对顾炎武、戴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启蒙学说、改革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难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叹曰:“天下名仕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而在中国革命时期,常州又产生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3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以及救国会“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和史良。所有这些,全国少见。
  呵护历史:一砖一瓦总关情
  如今,这些历史名人伴随时间的脚步逝而不返,但留下了许多未曾湮灭、具有重大历史保存价值的名人故居。这些名人故居数量多、分布广、名声大,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史书”。仅一条墨香飘河的青果巷,就保存有明代大诗人、抗倭名将唐荆川以及洪琛、李宝嘉、瞿秋白、赵元任等名人住宅多处。1996年6月,在常州参加中国当代古建学人“兰亭”叙谈会的罗哲文、单士元、郑孝燮、张开济等一批古建、文物专家亲眼所见之后,无不惊叹:历史遗存如此丰富的常州,理当挂上“历史文化名城”的牌匾!他们还一致同意形成一份推荐常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倡议书,并纷纷在倡议书上签字。
  专家们的鼓励更增添了常州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的决心和信心:以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对历史古迹进行系统规划整理,进而带动城市文化品位的整体提升。
  位于常州城南的春秋淹城遗址建于2500年前,是常州古代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这座三城三河、形制奇特的地面城池遗址,其面积与《孟子》中“三里之城,七里之国”的记载完全相符。它不仅是我国目前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在世界上也极为少见。目前,春秋淹城遗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滆湖旅游区的著名景点。
  青果巷是常州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市领导多次现场办公,会商保护之策,特别作出规定:青果巷西段入口处三层建筑改为二层,临街的在建项目形成粉墙、黛瓦、坡屋顶的民族建筑风格,青果巷沿河要体现江南水乡特色。
  1997年初,几经论证修改的《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式出台。在规划中,明确了“一街”、“二河”、“三片保护区”、“五大系列”、“七大博物馆”等重点保护和建设项目。市长孟金元称:“这将使我们重新沟通与古代文明中断了的对话成为可能,后人将从我们手中接过一份完整的沉甸甸的历史清单。”
  标志工程:营造都市新风景
  常州不仅在“古”上下功夫,更在“新”上做文章。为了营造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常州在文化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平地而起,为繁华的闹市平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在常州,很多普通老百姓都能脱口道出一长串新近落成的“文化工程名单”:就从延陵大道西头数起吧,挨个儿坐落着亚细亚影城、瞿秋白纪念馆、红星大剧院、广播电视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常州图书馆、市新华书店等。另外,遍布城区的还有常州博物馆、常州书画院、谢稚柳美术馆、屠一道根艺珍藏馆等等。在常州新区则正建着中华恐龙馆、东方文化博览中心呢!
  常州市文化局局长吴伯瑜介绍说,近5年来,常州在文化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这些重大文化标志性工程的建成,既连缀了城市文明的历史,又充实了城市文化的时代内涵,营造出一派浓郁的现代文明氛围,不仅对改革开放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对增强常州人民和常州籍人士的家乡自豪感也功莫大焉。常州书画院院长阙长山告诉记者,近年来,书画院配合市委、市政府对外交往、招商引资等活动,累计提供书画作品近900幅作“城市礼品”之用;外国友人来常州,也总要到新落成的书画院来转一转,看一看。
  常州把文化当做产业办,在取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收益也相当可观。常州市文化、旅游部门联手,颇具匠心地推出了“常州文化旅游热线”,使旅游事业凭借文化的翅膀扶摇直上。亚细亚影城在常州可谓妇孺皆知,很多外地游客也要专程前来一睹芳容。原来,这座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电影娱乐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超大银幕放映厅,银幕高19.7米,宽27.4米,比一栋6层楼的侧面还要宽,放映机和影片拷贝也都是特制专供的,令人感受到电影科技的无穷魅力。亚细亚影城是文化与经济的绝妙结晶,每年仅电影票房收入一项就超过1500万元。其综合经济效益也以1∶10的投入产出比,被文化产业界惊奇地称做“亚细亚现象”。
  市民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漫步在常州的大街上,新颖典雅的阅报栏,催人向上的“名言警句”,精巧别致的书店报摊……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晓平介绍说,常州去年春天开始实施“文化百千万工程”:在市区建100个阅报栏,在主要街道设置1000条以上公益性广告,农村所有乡镇普及万册以上图书馆,深受群众欢迎。在闹市区的延陵西路小营前,由常柴集团捐资40万元建成的“龙城报廊”人流涌动。记者特意数了一数,这个报廊竟容纳报纸达120个版面,规模之大国内少见。
  市委书记虞振新以工作之余酷爱读书而闻名,他还时常把自己认为值得一读的好书推荐给干部群众。1995年10月常州在全国率先举办了“读书节”,1996年10月又举办了主题为“读书———我们走向文明”的'96常州读书节,出现了“常州无处不书声”的可喜局面。常州市新华书店总经理任祖钧高兴地说,常州市人均购书额连续多年稳居江苏省第一,而常州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市店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常州金坛市委书记邹宏国感到,多读书、多调研、多思考,对更好地开展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增强金坛发展的知识积累和人才优势,前几年,金坛与东南大学合作,在该校建起“金坛学院”,开创了地方政府与高等学府联合办学的“金坛模式”,被广为借鉴。前不久,金坛又选调优秀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村级组织,被新闻媒体称做“大专生当上领头雁”,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认为,成功的企业经营往往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近年来,常州“新科”VCD异军突起,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志尚认为,“品牌也应讲品位”。常州在历史上出过不少状元,新科公司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做现代视听行业的“新科状元”,坚持“质量取胜”和“技术领先”的经营理念,因而获得巨大成功。1997年,“新科”以销售额超过20亿元的业绩,连续第三年名列全国同行第一。
  一般来说,文化教育发达、团队精神较浓的地区,其企业创造的产品往往工艺精细、质量上乘;而产品外表粗糙,内在质量差,除了缺少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外,最根本的还是缺乏文化涵养的表现。常州市委书记虞振新说:“事实上,我们已经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努力中尝到了甜头。比如,在对外开放中,原来我们较多地强调水、电、气、路、邮、港口、机场,以及优惠政策等硬件条件;后来我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了营造城市文化大环境上,以历史风貌、文化特色和较高的人员素质等来吸引外商。不少欧美大公司在被我市区位优势所吸引的同时,更迷醉于富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以及所形成的人文环境。常州的实践表明:文化也是潜在的生产力。”
  ▲粉墙青瓦、古色古香的常州书画院,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闹市新景观。
  胡国华摄
  ?三城三河、形制奇特的春秋淹城遗址,是我国目前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在世界上也极为少见。陈建共供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