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泼墨挥写时代情 ——赵华胜和他的领袖画系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1
第7版(文化)
专栏:

  泼墨挥写时代情
  ——赵华胜和他的领袖画系列
  高巨 刘一力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访问了曾经创作过《世纪大潮———邓小平》大型人物画的赵华胜。凡是了解赵华胜的人,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地评价:这是一位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强烈的艺术家。在构思与创作《中华儿女》系列组画时,赵华胜查阅了大量有关东北抗联的史料,走访了多位抗联老战士。在一望无际、遮天蔽日的长白山原始大森林中,他只身一人,背着画板与行囊,踏着没膝深的积雪赶路。白天,他仔细观察每一处与英雄有关的旧址、遗迹,抓紧写生;夜晚,在猎人的马架子中和篝火旁写下对当年爱国将士艰苦生活的体验。有一次,他险些失足跌落深渊。
  1989年10月,《民国风云———孙中山和宋庆龄》诞生了,中国画风格的领袖画像首告成功。很快,《万水千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人物画像面世了。它截取的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周、朱三位红军领袖并肩于雪山脚下的时空片断。三巨头与雪山群峰融为一体,人即峰,峰即人,充分展示了他们率领千军万马、夺取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与英雄风采。他闭门谢客,困守画室,“异想天开”构思了一个整体设想:以近2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领袖人物为主线,着眼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特殊作用,以肖像画的形式浓缩成一部反映近现代革命史进程的“领袖系列组画”。
  1992年春,赵华胜捧读小平南方谈话,空谷足音般的伟大见解又一次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与冲动。几易其稿,作品终于在1995年岁末面世了。这是一幅长4米、高2米的巨幅背景人物画。邓小平神态慈祥而自信地健步走来,背后是汹涌澎湃的大海。海面上有12只海鸥翱翔,岸边有大小不等的四块礁石,隐喻12亿中国人民共创未来,掀起现代化改革大潮并最初建立了四个试验区。立于潮前的人民领袖则是改革开放蓝图的总设计师,是一百年不动摇的稳固的中流砥柱。此画一经问世,各报争相发表,1997年作为香港回归的纪念张广泛发行。
  赵华胜作为辽宁画院原院长,是辽阔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东北画风关东画派的代表性画家。1997年9月,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赵华胜领袖人物作品展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