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安南旋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2
第2版(要闻)
专栏:通讯

  安南旋风
  本报特派记者 林皎明
  2月21日上午9时45分。伊拉克外交部五层会议厅。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高级助手们、伊拉克外长萨哈夫及其他高级官员,分散站立在会议厅内。他们有的在轻声耳语,有的在整理文件,有的在互致问候。会议厅中央,放置着一张宽大的黑色谈判桌。两侧各有11张转椅。中间那两张较大的,显然是留给安南和阿齐兹副总理的。在场官员及记者都在等待这两位主谈手的到来。
  10分钟过去了。15分钟过去了。20分钟后,萨哈夫外长请所有在场记者离开。“老记”们明白,这场关系伊拉克命运及整个海湾局势的重要会谈,就要开始了……
  这是记者亲眼目睹安南访伊使命的第一幕。
  安南秘书长昨晚飞抵巴格达,动静和影响确实不小,全城煞有“万人空巷”的感觉,犹如一股强劲的和平旋风刮来。亿万双眼睛在关注他此行使命的成败。记者昨晚在巴格达城南一家饭馆用餐,当店堂内的电视机荧屏上出现安南抵达机场的境头时,顾客不由地停止用餐,所有目光转向安南。今晨,当地报纸的头条新闻当然更离不开“安南”,并且把他在机场所表示的乐观态度加重突出处理。
  不过,冷静地分析昨天安南与阿齐兹的机场讲话细节及用语,有人仍不免忧心忡忡。
  最关键的一句话,在于阿齐兹所说伊“希望在保障其主权、尊严和安全的同时执行安理会决议,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和公正的解决”。这正是从去年10月开始酿成眼下这场武器核查危机的焦点所在。可以说,至少在安南与阿齐兹开始今天第一轮会谈之前,伊政府对外发言的口径没有发生变化。美国抓住不放的也是这点。这个“平衡点”究竟在哪里?这恐怕是安南使命成败的关键所在。3天或4天要把问题谈妥,似有相当的难度。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今天走访了伊拉克最老的一家报纸《共和国报》,请教其副总编辑阿布杜·拉赫曼·阿纳德先生。阿纳德先生说,伊拉克同意联合国对其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核查。仅1997年,核查在1000次以上。凡是可查的地方,大部分已经查过了。至于8处总统府邸,安南此次来访之前,也已派来小组视察过。尽管如此,伊拉克仍然愿意配合联合国继续核查。随后,他话锋一转,重申伊拉克要求维护本国“主权和尊严”。他说:“伊拉克是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其主权和尊严理应受到尊重”,“联合国即使坚持要查下去,也需要征得伊拉克政府的同意”。当记者追问,如果安南带来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无条件核查”或更加苛刻的条件怎么办时,老先生果断地说,这需要政府最高领导定夺。
  “再退一步”,老先生说,“美英等国动武的规模能大过1991年?那一次,投在伊拉克的炸弹总爆炸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6倍。这一次,我们会奋起反击”。
  (本报巴格达2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