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情思在煤海奔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9
第12版(副刊)
专栏:

  情思在煤海奔涌
  董泽民
  一代伟人的骨灰,撒入了万顷大海,在碧波荡漾中成为不朽。
  开滦矿工的情思,融进了百里煤海,在天轮飞转中化作永恒。
  大海用汹涌的波涛呐喊,煤海用翻卷的巨浪呼唤!邓小平———一个光辉的形象,永生在天地之间,屹立在十三万开滦矿工的心中。
  1978年9月19日,正值百年寿诞的开滦煤矿,迎来了一位亲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上午8时50分,在开滦唐山矿西门,身着一套灰色中山装的邓小平走下汽车,笑容可掬地向欢迎的人群不断地招手。这位几经沉浮、几度沧桑的政治家,仍那样步履稳健,神采奕奕。
  小平同志以前从未到过开滦,但在他重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也是开滦矿工出煤最多的时候。特别是1975年,当他搞的“整顿”已见成效之时,开滦的年产煤达到了二千五百六十三万吨,比设计能力翻一番,有力地支撑了当时的国民经济。所以,他对开滦并不陌生。此刻,他踏上开滦矿区,正值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两年后的恢复建设时期。放眼望去,开滦唐山矿尽收眼底。东面是新建成的职工更衣室,南面是半永久的厂房,北面是简易办公室,还有几顶帐篷支在那里,不远处巍然矗立着三座井架。在人们的簇拥下,邓小平走进了工人中间,走进了煤海……
  二十年过去了,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依然留在百里煤海,他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无时不在开滦矿工的耳畔回响。十三万矿工期盼着———小平同志能再来开滦,看看今日开滦的新发展。然而,在那哀乐低回、举国悲痛的日子里,开滦矿工用泪水送别小平,用深化改革,扭亏增盈的成果告慰英灵!9月19日啊,在开滦的百里煤海,成为永恒———
  小平同志,再看一眼吧,您所关心的开滦矿工的生活,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局已建成职工住宅五百多万平方米,九万多户矿工已迁入新居,厕所、厨房、暖气、煤气,一应俱全;
  小平同志,再看一眼吧,您当年关心的矿山教育事业已结出丰硕的成果。全局建有十七所中学和三十一所小学,还建起了教育培训中心和职工中专、技校,一大批矿工在这里受到了教育培训,更新了知识,在各自的岗位上如虎添翼,再谱新篇;
  小平同志,您再看一眼吧,您当年期盼的综机国产化,今天已成为现实。国产综机的性能已超过了当年的进口设备,开滦的采煤机械化水平已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七,科学技术含量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小平同志,您再看一眼吧,开滦矿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深化改革,振兴企业已取得丰硕成果,继成为全国扭亏增盈十大典型国有企业之后,又将改制挂牌,使一百二十年高龄的老矿重现生机,再复青春!
  万顷大海簇拥着小平同志的英灵,涌起阵阵波涛;
  百里煤海呼唤着一代伟人的名字,泛起深深情思。
  1978年9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开滦煤矿视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