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走进沈阳图书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2
第4版(新闻追踪·地方新闻)
专栏:现场目击

  走进沈阳图书馆
  本报记者 冯奎
  2月21日,记者走进沈阳市图书馆,只见一楼南边已被单独开辟出来,叫做“热门图书借阅处”。进去一看,30多个书架中20个书架上排列着武侠小说,另外十多个书架上杂乱地堆放着言情、传奇等内容的书籍,随手一翻,一些格调低俗的词句就露了面。辽宁大学一位教师转了一圈,很不高兴地说:“乍到这里面,还以为是到了武打、言情小说的书摊呢。真不知道图书馆到底在倡导大家读什么书?!”
  图书馆的“入馆须知”中注明“热门图书”、“基藏图书”、“过期刊物”三个阅览室要收费。但另外还有一些收费却不明不白。二楼“中文期刊阅览室”另辟出一个小间,按照墙上的“目录清单”,军事、体育、法制、电影、文学、其他(鬼怪故事、人性爱表达、夫妻悄悄话)等图书都被“请”入这个小间,读者不掏一元钱则不能入内。像《半月谈》等小册子都在收费之列。一位读者问:“办证时已经交了入馆费用,怎么到处收钱?”管理员回答:“不想交钱就别看呗!”读者只好悻悻走开。记者注意到,总共三层楼,每层都有这样的“馆中馆”。
  与个体、私营文化机构相比,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沈阳市图书馆的同志也意识到这点,大门上面的横幅也写着:“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可是,图书馆三楼开辟了音像视听室,特设雅间,让读者花钱观摩VCD片。片名的广告一直做到一楼门口:《淑女本色》、《哪个少女不怀春》……图书馆将南边所占空地出租给十多家书刊商贩,由于疏于管理,同样带来一些问题,也损害了图书馆的名声。记者一走过去,小书贩就神秘兮兮地说:“嗨!不让卖的书要吗?让咱挣点钱,这月欠图书馆的出租费还没交呢。”一边说话,一边递来一张写满书名的纸片让记者仔细挑选。
  沈阳市图书馆周围,书摊、VCD租卖亭已有林林总总好几家。图书馆如果不在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以及总体品位上下功夫,还有什么生存优势?
  像沈阳图书馆这样降格以求,不可能成为传播文明的阵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图书馆除了依靠国家一定的补贴外,自身也需要积极面向市场,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路子。这条路如何走,值得有关部门重视。——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