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一个工人救活三个厂——记沈阳同联集团总经理姜恩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3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个工人救活三个厂
  ——记沈阳同联集团总经理姜恩鸿
  本报记者段心强
  编者按:工人姜恩鸿一人救活3个厂的事迹,读后令人振奋。一个是搞活资产8个亿,一个是免使3000名工人下岗待业,实乃为企业解困为政府分忧的难事,奇事。奥妙何在?文章不长,读后便知。这里只提两点:姜恩鸿有一身正气,敢管“厂棍”,敢刹歪风,敢动“真格的”;姜恩鸿刻苦探索市场规律,得到了“真传”,敢于也善于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这两点都不容易,但都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做到的。
  春节期间,沈阳传开一大新闻,令人瞩目:工人姜恩鸿一连救活3个公有制企业,搞活资产8亿多元,安排待业工人3000多名,使市委、市政府卸下3个包袱不说,第一年还交纳国税地税1000多万元。
  姜恩鸿原是沈阳玻璃制品厂工人,当过力工,干过保卫,搞过供销,1986年人员过剩,他主动办商店,探索市场规律,得到“真传”后,把目光转向困难企业。国有企业沈阳抗生素厂2300多人,拥有资产5.6亿元,尽管国家每年补贴1680万元,还是连年亏损。1997年累计亏损1.1亿元,欠银行贷款2.2亿元,欠税2100万元,被认为是“一个解不开的经济死结”。姜恩鸿在国外考察中沉思:同样的企业,人家没有国家补贴还赢利,我们劳动力便宜,有什么理由亏损?委托代管抗生素厂,他在调研中发现亏损的症结:一些职工雇人偷抢,形成赃物市场;厂内违章建筑林立,浪费材料和能源。姜恩鸿约法三章,接连开除几个没人敢管的“厂棍”,刹住盗窃风。清除违章建筑从自己的亲戚开刀。发现一位副厂长拉帮结派,当众撤销职务。厂风得到治理,产量达到设计能力,去年12月托管第一个月持平,今年1月开始赢利。
  姜恩鸿认为,资金紧张不怕,市场就是银行。集体企业新城子区制药厂由于忙于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忽视市场需求,产品积压,资金困难,濒临倒闭。姜恩鸿托管后,坚定不移地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停产几个滞销产品,集中设备、人力和财力生产畅销产品。许多经销部门带款到厂里要货,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1997年3月合资经营,4月份就赢利18万元,企业走出困境。
  姜恩鸿千方百计在产品中注入科技含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他收购800多人的国有企业沈阳铸锅厂后,废除傻大黑粗的旧产品,带领技术人员研制生产出精美实用、具有保健功能的彩釉铸锅系列产品,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使这个多年亏损的企业一举扭亏。
  姜恩鸿管辖的企业越来越多,去年成立沈阳同联集团有限公司,他出任总裁兼总经理。这个集团除生产药品、制药中间体、营养品、保健锅外,还利用企业位置优势,搞一些房地产开发,去年赢利300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