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从交互式电视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0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从交互式电视谈起
  张静宇
  不久前,信息服务领域中的一件新事物———交互式有线电视系统开始在美国的几个城市中试运行。这标志着交互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交互即相互,交互式作业即允许参与信息流通的双方(或多方)以可逆方式进行交流,而且用于传达的信息通常是经技术手段处理后间接地即时表达的。传统的电视系统为单向传输模式,用户只能在电视台提供的节目范围内进行选择,并按规定的播出时间收视,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交互式电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条用户与电视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反向联络的渠道,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通过电视机上的遥控装置,在自己选定的时间里,从电视台提供的服务中即时“点播”节目。这样一来,便增加了用户选取信息的自由度,电视台也可以从用户的选择中发现观众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改善服务,提高效益。
  交互式电视还可以用来开辟一些新的服务。有了交互式功能,用户可以在家中现场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有奖知识竞答活动。电视台每出一道题,便在屏幕上显示出几种供选择的答案,用户通过按动附加装置上相应的按钮,将答案直接从有线网络上反馈到电视台,网络中心的计算机快速统计后,马上在屏幕上显示出最先收到的正确答案提供者的姓名,随后便会寄上一份奖品。美国交互式电视试播结果显示,该节目大受欢迎,收视率激增,广告也纷至沓来,一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用户、电视台和企业三方都带来好处。
  还有人设想利用电视的交互式功能为政府或社会团体开展社会调查,以及为广告播出的收视统计提供新思路、新手段。有关人士相信,这种全新方式能够大大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统计效率,缩短调查周期,带来社会调查方式的革命。
  交互作业方式在信息领域的存在已有时日。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人机对话”就是一种交互模式。它增进了人与机器的相互理解,使人的意志在客观物质世界得以更好贯彻;因特网中电子新闻媒介的读者反馈功能和“在线讨论会”,以及多种现代数字通讯手段等也都可以纳入交互式服务范畴,由于它们的出现,克服了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排除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和沟通上的诸多不便。
  “交互”概念具有普遍的意义,并非信息服务业的专利。人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在生产劳动及社会活动中进行交往,人们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观点,以求通过交流达到共识。因此,渴望通过交流达到沟通和了解是一种普遍的愿望。在初级社会形态中,交流主要是通过口头和文字实现的,通讯技术的开发使人类彼此间的交流得以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里展开。
  交互又是一种时尚。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全社会对扩大交往、增进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产业理应为此做出贡献。交互模式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的出现,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是交互技术得以走红的根本原因,反映了信息业为落实“服务社会,促进沟通”的宗旨所做的努力。
  交互式服务受到欢迎,预示着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受到新的挑战。在社会日益强调广泛参与的今天,受众已经越来越不满足被动地接收信息,他们渴求社会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传播模式,希望有机会更多地介入传播的过程,因此,传播机构应当注意学会利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成果,在促进与受众交流的过程中,探讨传播事业改革的新路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