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从图文中品尝流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0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从图文中品尝流行
  本报记者 刘琼
  近访书报摊
  手推车上横一方木板或索性席地铺一张塑料布,摆上报刊图书,就成了一个流动的书报摊。在北京市人口流量较大的十字街头,这样的摊点随处可见。据报刊发行部门统计,1996年和1997年,个体流动摊销售额已达到北京市报刊零售总额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上下班路上买张报纸,工余逛逛书摊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街头流动书报摊究竟流行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朝阳门地铁附近的几个书报摊。
  上午10时左右,地铁南隅报摊的生意正式“开张”。“不碍事的,中午和傍晚才是买报高峰。”见有记者采访,精明的女摊主警觉地看了一眼。她告诉送报的中年妇女,明天是周五,别忘了多带些《南方周末》和《环球时报》。据摊主透露,《北京晚报》、《南方周末》、《环球时报》及《作家文摘》一直卖得挺火。随即,记者对前来买报的读者作了一个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将《北京晚报》列为常买报纸,百分之六十的人表示喜欢《北京青年报》和《南方周末》,“理由”几乎一致:反映老百姓生活,信息量大。果然,中午12时刚过,就不断有人询问:“晚报到了吗?”某外企职员张岐山说,周末类报纸善于抓新闻,对百姓关心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报道得既快又深入,比如《毛主席去安源》一画版权发生了纠纷,《南方周末》立即用整版篇幅加以详细报道,满足了许多读者的需要。一些读者表示,买晚报就如同大年夜吃水饺,已成为习惯,报纸好看与否倒在其次。
  令人惊奇的是,一元钱一大摞的《精品购物指南》已不独为女性的“宠报”,“先生读者”也不少。“《精品购物指南》立足引导消费时尚,买一张报纸,吃、穿、用、玩都有了。”王军是北京某大学的行政人员,他扬扬手中的《精品购物指南》,仿佛在做广告。杨洪丽等读者也反映,某些报刊,虽版面设计美观大方,可读性较强;但其中经常有些故弄玄虚的东西,错别字多,文理不通,对读者的影响并不好,希望能引起出版界的重视。
  与报摊的红火比,位于地铁北隅的书摊要相对冷清些。追求热点效应和新闻效应、以书代刊的“快餐图书”是书摊主角,儿童教育、卫生保健、食谱花谱及生意经类图书充当配角,文史哲类的精品书不多见。记者顺手翻了翻几种图书,内容拼拼凑凑,印刷装订粗糙、有盗版侵权之嫌者为数不少。有的书时髦,“短平快”,“火”一阵就不行了。教育、保健类实用书,倒是长年都销得动。记者旁观了两个小时,所谓“畅销书”并无人问津,倒是一本《儿童卫生保健手册》和一本什么“点金术”之类的书被买走。
  无论是书摊还是报摊,有两类报刊图书很有“人缘”。一类是有关女性的读物。《女友》和服饰类杂志自不必说,其他“女刊”“女报”销量也很可观。记者发现,某市妇联办的一份“女报”,满篇大写特写三角恋、婚外情、“二奶现象”。标题更是花里胡哨,“落寞贵妇”、“不安分的妻”……不一而足。前来买此报者还真不少,男女老少均有。果真是刊物办得不错,还是选题“别具魅力”?记者心存疑惑,答案也不得而知。法制类读物无疑也是“抢手货”。报摊上总共才七十来种报纸,各类法制报、公安报,包括一些改头换面的“经济报”、“快报”,就摆了近十来种。当天刚上摊的三十份《法制文萃》下午4时就告罄。读者趋之若鹜,看的是什么?以记者手中的某地区“法”报八版为例。上半版“情网撕破是冤家”,下半版“公安局明令小保姆生出私生子”,右下一短文“亲舅心狠手辣杀人又灭迹”。非偷情即凶杀,字里行间能读到的恐怕只有刺激。(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