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在报刊里观察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0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在报刊里观察生活
  本报记者 杜英姿
  以零售安身立命的街头书报摊,靠的就是读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书报摊商家必备的硬功夫就是揣摩读者的阅读心理。全国八千多种期刊、上万份报纸中,究竟什么样的报刊最受读者青睐呢?2月9日,记者在北京110路和120路公共汽车总站入口旁的书报摊调查采样,发现有三类报刊占领了摊位的大量位置,最受工薪阶层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
  在瑟瑟寒风中候车时,买一张喜爱的报纸,捧在手里的就是一份无尽的暖意。即使是一间斗室,把倾心的报刊摆在身边,惬意地埋首沙发,品读咂摸,坐看云起云落,神思舒卷,其乐自得。一位从事戏剧工作的女读者坦言是一位球迷:不懂足球就不懂人生。广州的《足球》、辽宁的《球报》、天津的《球迷》、大连的《足球周报》、北京的《中国足球报》中,她比较喜欢多种观点并存的《足球》。足球是一种现代游戏战争,在短兵相接的力量交锋中,在戏剧性的比分变化中,沧桑激情、挫折、成功,种种人生感涌上心头。《足球》在众多同类报刊中,信息量最大,各种观点兼容,最得读者青睐。摊主介绍说,每周一、四出版的《足球》,一般中午上摊位,四个小时五十多份一售而空。
  《集邮》的销售稳中有升。尽管邮市风风雨雨,消涨不定,爱好者还是居高不下。北京文秘档案管理学校的一位张姓男生,醉心方寸之美,为自己的爱好省吃俭用,《新邮预报》、《设计访谈》、《新邮评论》、《集邮在各地》等栏目,他都很喜欢,《集邮》杂志每期必读。
  《时尚》、《世界时装之苑》、《上海服饰》、《服饰文化》、《内衣时尚》等服饰类刊物,已成为都市时尚的范本,成为人们穿衣打扮的顾问。定价六元八角的《上海服饰》,在生活时尚类杂志中价格适中,印刷也还讲究,介绍的款式适合中国人的身材特点和审美习惯并有邮购服务。摊主介绍说,《上海服饰》的发行相当可观,一般每月摆上摊位的第二天就很难再买得到。
  《读者》、《青年文摘》、《家庭》、《知音》、《大众电影》仍然是读者喜欢的老牌子。1997年下半年开始,电脑、电子类读物异军突起。《电子与电脑》、《个人电脑》、《新潮电子》、《今日电子》、《多媒体世界》、《电子游戏软件》、《计算机世界》、《电脑商情报》等等,琳琅满目,销售看好。电子手段正改变着人们工作、娱乐和与人交往方式,在这场信息科技给人类所带来的革命性变迁中,不想落伍就唯有学习,这恐怕是此类读物读者群不断扩大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一度被认为是青少年学业杀手的电子游戏,也有刊物专门介绍。《电子游戏软件》,这本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刊物,编委会委员中有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教委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中学生刘冉说,不要把电子游戏看做洪水猛兽,许多有成就的电脑专家,对电脑的了解和热爱都源自游戏。我们中学生主要玩赛车类、运动类、射击类和智力型游戏,那种危险性较大的体育游戏和赌博或暴力成分较高的动作游戏一般是成人玩。看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电子游戏也是一种积极的娱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