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戏比天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0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一直风景这边独好,这其中原因诸多,然而至关重要的是人艺的艺术家们有着坚定不移的艺术追求,他们始终认为
  戏比天大
  本报记者刘玉琴
  人艺的排练厅悬挂过四个斗大的字“戏比天大”。意即进了排练厅,演员就必须将愁思杂念、名利纷争、身外之事全部抛诸脑后,在这里,唯戏为大,你就是角色,就要进入剧情。这四个字简洁形象,令人明目警心。既是人艺对演员的要求,也是人艺演员为艺献身、将戏看得高于一切的生动写照。
  在人艺的排练厅,还装有一个导演铃。时间一到,小铃铛一响,排练场立刻鸦雀无声。演职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一切皆围绕剧情需要而进行。多年来,世事飞速迭变,人艺的导演铃却一直没变。一些老专家、老艺术家深有感慨地说,人艺的导演铃,实乃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象征。
  建院于1952年的北京人艺,作为国家级的艺术团体,走过了四十六年的历程。四十多年来,戏比天大这几个字,连同它的精神内涵,日浸月渗,已悄然刻入演职人员的心中。一代又一代艺术工作者,凭着对舞台的挚爱,对话剧艺术的痴迷,向观众奉献了一台又一台脍炙人口的好戏,营造出中国话剧史上的佳境———人艺从建院迄今上演的二百三十多部古今中外话剧,几乎是演一场火一场。近年来,就在世人皆叹话剧舞台萧条之际,北京人艺依然是风景这边独好。今年伊始上演的《雷雨》,公演的前十天,票已售罄。没饱足眼福的观众一再要求加演,于是剧院又加演了五场,可谓盛况空前。
  对观众的如此青睐,剧院的领导说得很实在,观众喜爱人艺的戏,是因为人艺注重剧本建设和剧作家队伍培养,有一批别人无法比拟的好剧本;剧院多年来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这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一大批如群星璀璨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也令观众倾倒和折服。
  是的,人艺是幸运的。戏剧大师曹禺是其首任院长,他和郭沫若、老舍、田汉等人都为人艺提供过最好的剧本,现在人艺又培养了新一代作家群,《龙须沟》、《茶馆》、《蔡文姬》、《日出》、《北京人》、《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等一大批名著新作光华灿灿,交相辉映,在话剧舞台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这是人艺成功的基础。人艺的艺术风格更是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标志。它以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表现着中国的社会和人生,即便是外国戏,也追求民族韵味,贴近群众生活,因而自然深得人心。人艺还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欧阳山尊、梅阡、夏淳以及林兆华等,都是一些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又能融入人艺风格的优秀导演,于是之、刁光覃、朱琳、郑榕、蓝天野、林连昆、吕齐、朱旭等,又是为人称颂的一流表演艺术家,程疯子、四凤、鲁侍萍、陈白露、虎妞、祥子、王利发、常四爷、王昭君、狗儿爷……这些形象至今还让观众难以忘怀。
  从剧本到风格、到耀目的群星,这都使人艺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话剧界的排头兵。然而这一切,都是人创造的。剧院的领导尤其强调说,人艺的轰动,人艺的成功,归根结底还在于人艺有一支志同道合、甘愿为艺献身的艺术家队伍。是他们的艺术理想、敬业与奉献精神,才使人艺在剧本的选择、风格的完善、演员的培养与自身的追求上具有高人一筹的底气和眼力。
  建院之初,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四位院领导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畅谈理想和艺术追求。他们谈了十来天,为北京人艺勾画了一个蓝图:永远要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通,与人民的命运血肉相连;在艺术上要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最终要立足于世界戏剧之林。这个蓝图表达了全院同志的愿望,大家立志“要摽在一起干一辈子”。几十年来,这个理想和追求一直是凝聚全院同志的轴心,是激励大家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动力。
  今年近九十高龄的艺术家叶子,五十年代为了演活《龙须沟》中的丁四嫂,不惜将自己的声音一次又一次“撕裂”。四十年倏忽而过,叶子至今仍然嘶哑着嗓音,再也没能转变过来,可叶子却说她无怨无悔,演员对艺术就要精益求精,决不含糊。曾在《茶馆》中因成功地扮演王利发而令观众陶醉的于是之,在艺术上“执著如怨鬼,纠缠如毒蛇”。他在《骆驼祥子》中扮演的车夫老马,仅有两次出场,合起来也就十来分钟戏,但于是之却让这位拉了一辈子车,吃了一辈子苦的苦人儿,在舞台上立了起来。老马作为劳动者的温厚、坚强、自尊、乐观、善良等性格特点,都通过艺术家准确而又深致的舞台动作,传递给了观众,一招一式都足以引人丰富的联想。有些观众甚至到现在还记得老马那凄楚的眼神。在这个形象的创造中,于是之不仅熟读梅阡改编的剧本,钻研老舍原著中与这个人物有关的全部材料,而且到市场上和茶馆里与老车夫交朋友,了解他们的过去,倾听他们的辛酸苦辣,用心体验,用心揣摩,走在路上都是老马的步态,老马的眼神,剧院的人都说于是之“走火入魔”了。正是一代代艺术家的言传身教,形成了人艺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么多年来,人艺的中青年艺术家耳濡目染,虽处清贫,依能保留着心灵中的艺术净土和执著的艺术追求,尤其是面对影视艺术的强烈冲击,耐得寂寞,守住舞台。一位青年演员说,我超出常人地下功夫,只是逐步在实现我心中的那一点追求,对话剧舞台的深深热爱。近来濮存昕、梁冠华等人虽然在影视界声名鹊起,其实他们的舞台形象才是最光彩夺目的。他们也一直视舞台为艺术之根。只要剧院有演出,他们可以推掉一部部名利双收的影视片约。今年1月,在《雷雨》中饰演周萍的濮存昕已买好飞往美国的机票,剧院临时决定加演,濮存昕二话没说,立即退掉机票,走进排练厅。曹禺说过,舞台,对北京人艺的艺术家来说,就是他们献身的圣坛。
  正因为心中装着戏,唯戏为大,人艺才有了一台台好戏,才构筑起国家级艺术殿堂的绚丽与辉煌。后来,在“戏比天大”的后面,人艺的艺术家们还增加了四个字“天比戏大”。这个天,就是社会,是观众。这正是人艺多年来奉行实践的信念准则。这使得人艺的“戏”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戏比天大与天比戏大互为辩证统一,呈现出人艺独有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定位,艺术家们既有着戏比天大的信条,也有着天比戏大的灼见,心中装着戏也装着天。这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是别有一番深意。(附图片)
  《雷雨》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