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小瓷盒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9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小瓷盒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陈杰
  2月18日,在天津刚刚建成正待开放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情怀厅,文物征集组组长李爱华端详着一件珍贵文物:周恩来年轻时代在日本购买的小瓷盒,盒盖的图案是两只小鸟穿行在鲜花绿竹之间,内装邓颖超的母亲去世前留下的一块手表。李爱华眼眶湿润了,激动地给记者讲起珍贵文物的来历:
  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的一天晚上,与周恩来同在重庆的邓颖超敲开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化学老师伉乃如的家门,她将这个小瓷盒郑重地交给伉乃如,里边装有他们夫妻最珍爱的礼物:斯大林奖给周恩来的两枚金质勋章和邓母杨振德生前留给邓颖超的一块手表,邓颖超说:我和恩来随时有被捕的危险,请你代为收藏。如果我们牺牲了,它们就是我们留给老师的纪念。伉家不惧风险,精心保存着这个小瓷盒。后来邓颖超把勋章和手表取走了,将小瓷盒送给伉乃如留念。小瓷盒陪伴着伉家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文革”浩劫期间,小瓷盒被抄走。后几经波折,才归还伉家。
  1995年5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将周恩来邓颖超181件遗物转交天津,其中包括邓母留下的手表。李爱华等工作人员下决心把半个世纪前分离的两位伟人的遗物重新存放在一起。多番寻找,终于得知小瓷盒现在由伉乃如之子、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伉铁儁珍藏,万分欣喜。今年的2月17日,伉铁儁将小瓷盒捐献给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每当我看到这不寻常的文物,心绪就难以平静。”李爱华深情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