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名利的诱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7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名利的诱惑
  王力军
  应该说,研讨会是一种不错的文学研究形式,通过群体互相论辩,集思广益,无疑会给作者照亮艺术思维的天地,得到创作启发。我们的文坛不乏颇具成效的研讨会,但滋味寡淡、质量低劣的研讨会也太多了,以致淹没了研讨会应有的价值,败坏了研讨会的名声,于是,便让人生出多多的烦忧。烦忧之一是有钱就能开研讨会,组织者形形色色,场地有雅有俗,与会者姿态万千,而恰恰是作品站不住脚,作者以钱开道,往往是过一把瘾就“死”。烦忧之二是“捧”。研讨会的嘉宾自然不乏各界名流,然而出于人情以及不大好意思说出的某种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便淡化了,“捧”成了一本正经的学问,研讨会成了表态会,丧失了应有的也是起码的学术品格和艺术上的分析研究。在皆大欢喜的酒宴之后,作者领取了一份沉甸甸的虚荣,在文学的大道上壮胆上路了。烦忧之三是炒作之风对研讨会的万般青睐。大凡想闹出点动静的文坛新秀和寻找作品“卖点”的写家老手,第一个想到的有效举措恐怕就是这可爱的研讨会,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手段可以一次收获那么多的“名人名言”,可以在报刊广为传颂。这背后带来的不仅是名,而且还有财,真可谓名利双收。这烦忧之四恐怕最为刻骨铭心,一张大红请帖搅得你心神不定,去者好处多多,但讲些“捧”词儿实是违心背意,心里委实的腻歪,再加上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情面,批评自然不好出场。
  好端端的研讨会给搞成了这个样子,好的作家便生出了很多意见,好的作品便受了不少委屈。但造成研讨会过多过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名利二字。一些组织者为了从中获利而放弃了原则,热情地操办起来;而一些研讨会的“主人公”也借此张扬了自己的名声,或许还能在自己生存的那一亩三分地得到一连串的好处。由此,研讨会自然走了样。要解决这一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还研讨会以本来面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