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亲历者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7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亲历者纪实
  文周
  大幕落下,兴味索然的观众匆匆退场,只见几个人把在门口拼命招呼:张教授,明天的研讨会务必光临呀!王先生,您是老熟人了,又一直支持我们歌舞团,这次研讨会也要捧场啊!在一片张罗声中,有人还悄悄叮嘱:明日研讨会的车马费不少,局里下了大本钱,千万要来!
  会场设在一家宾馆里,研讨会的横幅醒目地悬挂在上方,九时三十分就应该开场,但十点多了人尚未到齐。“算了,不等啦,开始吧!”“李老师怎么没来?”“他说今天上午闹肚子。”“胡所长不是讲好要来吗?”“他刚才来电话说叫不到出租车。”
  “各位专家学者,感谢大家光临……”研讨会好不容易开锣。举目一望,主办单位的各级领导、歌舞团的创作演出导演人员,占据了会场空间的多一半,剩下会议桌的南半部端坐着几位“研讨会专业户”。
  “我先抛砖引玉。演出非常成功,感谢你们为我们送来了这么好的作品,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这是一部精品力作,是舞台上的一朵奇葩,为文艺百花园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好久没看到这样的作品了,令我感动,甚至落泪……”
  旁边一位经常参加研讨会的记者俯耳告诉我:第一位一个月起码会抛四次砖,第二位一个月至少能看出五朵奇葩,第三位一个月少说也要流六次泪。
  下一位的发言更让我钦佩不已,他居然可以把这台演出从大背景、大目标方面吹得至高无上,而具体艺术创作则贬得一钱不值,既不开罪他人,又说了几句实话。真是熟能生巧,老开会常发言也可以摸出门道!
  最末一位发言的恐怕是个生手,憋了老半日才下狠心讲两句真心话:大家发言都很好,但我有点不同意见,这台节目有待改进的地方不少……这位老兄在惊愕的目光包围下终于讲完,节目编导迫不及待地坐到了他的身边。他好像醒悟到什么,马上大声说:我仅是一家之言啊!话音刚落,编导就红头涨脸与他争起来。会议主持人赶忙宣布:因时间关系,会议就开到这里,请大家到二楼聚贤厅用便餐。
  便餐真是丰盛,连龙虾和大闸蟹都端上来了。众人频频举杯,为演出大获成功而痛饮,最后发言的那位还特意跑去和编导多喝了两盅。
  次日,见诸报端的文字是这样的:演出轰动,好评如潮,专家纷纷赞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