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浓浓淡淡故乡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4
第12版(副刊)
专栏:

  浓浓淡淡故乡茶
  徐忠
  俗话说,“见物如见人”,“见物想亲人”。每当我见到淮安的茶馓,立即就会想到世纪伟人周恩来与其故乡的茶馓相关的几件表面看来极其平常,然而内涵却颇有深刻寓意的往事。幸好,由于工作关系和职业的习惯,当时随手作了笔记,不但无需凭空回忆,而且永远不会磨灭。现在正逢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又逢江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之时,我想把这几件实录摘要见于报端,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一件是发生在1960年的春末。一天夜晚,皎洁的月光下,首都的长安街上,一辆高级轿车载着三位基层干部驶向钓鱼台国宾馆周恩来总理的临时住处。乘车的是淮安县委常委兼淮城镇党委书记刘秉衡及其两位随行人员。他们是受县委、县人委所派,代表全县人民赴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家乡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情况,同时请求国家计委批准淮安建一个纱厂,请总理为革命烈士纪念塔题词,并带去总理家中祖辈的画影像,另外还带一些茶馓,送给总理和邓颖超同志。
  据刘秉衡同志回来说,周恩来总理很喜欢吃家乡的淮菜和特产“鼓楼茶馓”,特意要他帮助外交部总务司找两位既会做淮菜又会做茶馓的厨师,并交待在场的秘书孙岳同志说:“你要同他们保持联系。这次他们带来的淮安茶馓很好,只是多了一些,少带一点就更好了。”为了表示珍惜浓浓的乡情,同时又在经济上有来有往,嘱咐孙岳秘书说:“我们也要找点东西送给他们。”后来,总理叫秘书送一箱外国的白兰地、威士忌和红、白葡萄酒,按价格计算,高于茶馓十多倍。刘秉衡同志再三推辞不要,孙岳秘书劝说:“我们跟总理多年了,知道他的脾气,他说的话要听,他送的东西要收,不要违背他。”于是只好把珍贵的外国酒带回了淮安,分送给省委、地委和县委负责同志。
  对淮安的茶馓,邓颖超同志也很喜欢,她代表周恩来总理,在家中设便宴款待刘秉衡同志等一行三人,有童小鹏同志作陪。席间,邓大姐指着茶馓,微笑着对童小鹏等人说:“这是淮安的土特产,很好。名字很有意思,风味很有特点,请淮安同志介绍一下。”
  “这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叫鼓楼岳家茶馓。既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性,又有制作精细的科学性。”刘秉衡同志作了概括性的说明之后,扼要地讲述了茶馓发展的由来及其实用价值。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淮安这一带就有人会做馓子,又叫“细环饼”,后来才叫茶馓。茶的意思是上好的茶点、茶食,边干吃,边喝茶,香脆酥松,初食甜,细嚼咸,别有风味;如果用开水或豆浆一泡,则散软细绵,极为可口,两个特点合一,就叫茶馓。
  《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馓性甘咸,温,无毒,有利便尿、润肠,温中益气之功能。”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经专门作诗赞茶馓:
  纤手搓来玉树寻,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梦,
  压褊佳人缠臂金。
  明清两代是淮安茶馓的鼎盛时期。住在淮安城市中心鼓楼附近的岳家,世代相传专做茶馓,配料精良,造型奇特,细如线,黄如金,环环入扣,丝丝相连,人称“鼓楼岳家馓”,技术保密,只传儿媳,不传闺女……
  邓颖超听到这一介绍,风趣地说:“那,我可以学了,我是淮安的媳妇啊!”把吃馓子的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另一件是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第二年,即1961年春节前夕,淮安县委、县人委负责同志听周总理在淮的亲属说他和邓颖超同志为了带头节衣缩食渡过难关,营养不良,身体都不好,便托人带去一些茶馓、藕粉、莲子和工艺品及针织品送给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不久,即于1月16日收到了周总理委托国务院办公室代写的一封信,婉转而又严肃地批评说:
  “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和邓大姐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是不好的。现在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给你们,作为偿付藕粉、莲子、馓子和工艺品的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待以后有便人再带给你们。总理指示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随着这封信,附寄了一份《中共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
  再一件发生在1962年1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当时,三年“大跃进”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经过一年调整,形势开始有了转变,但是困难还很大,党内外思想上各种疑问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
  出席会议的中共淮安县委书记邵凤翥和副书记王纯高赴京之前,同县委、县人委领导人商量,是否带点家乡土特产,送给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考虑到上次送藕粉、茶馓的教训,又考虑到党中央号召增产节约,还是按照淮安以茶馓作礼品的民风民俗,只送些茶馓,花钱不多,礼轻情意重,既可表达故乡人的一点心意,又不违背大的原则。
  邵、王两位书记到了北京以后,经过多方联系,把一小铁桶茶馓送到西花厅总理办公室。负责接待的秘书当即告诉他们,总理反对请客送礼,要他们把茶馓带走。邵、王两人反复说明茶馓不是什么贵重礼品,不值多少钱,再三请求秘书代为收下。不料时隔两天,总理秘书带着茶馓到了江苏代表团秘书处,把邵、王两人叫去,耐心而又严肃认真地传达了周总理的意见:“你们的心情是完全理解的,茶馓一定不能收!为了这点茶馓,你们用白铁皮做桶子,也是一个浪费……”一听这话,邵、王两人傻了眼,愣了半天,一人说:“这样吧,已经带来了,总不好再带回去。”另一人说:“千里迢迢一片故乡人的心。我们照收粮票和钞票,请你还把茶馓带给总理吧?”
  秘书先是一笑,说:“这个主意,我们也向总理说了,不行。”后又收起笑容,说:“上次你们送过莲子、藕粉,总理付了钱,你们这次又送茶馓了。要是这次再收下来,你们以后还会送。因此,总理再三讲:茶馓一定不能收!”说着,又拿出一份中央文件交给邵、王,文件上有周总理亲自用铅笔作的批示:
  “请江苏省委、淮阴地委、淮安县委负责同志认真阅读一下,坚决照中央文件精神办!”
  秘书最后交待说:“总理叫把这份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文件带给你们,要你们好好学习!”
  普通的茶馓,竟和中央不准请客送礼的文件联系在一起,难道不发人深省吗?当时邵、王两人被感动得眼睛湿润,请求秘书转告总理:“感谢他老人家对故乡干部的教育与爱护。”如今,仍然健在的王纯高同志经常联系党风、政风的实际,教育中青年干部要以总理对处置茶馓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教材,自觉学楷模,廉洁自律不含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