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奥迪——汽车业的新巨龙 ——西欧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6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奥迪——汽车业的新巨龙
  ——西欧纪行之二
  人民日报代表团
  在短暂的西欧之行中,我们还应邀访问了设在德国南部英戈尔施塔特的奥迪汽车公司总部。这家公司因与长春一汽合作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那么在德国,它的发展到底如何呢?
  奥迪的标志是4个环。这4个环分别代表奥迪、霍尔希、DKW和漫游者4家公司。1932年,这4家公司合并而成奥迪。奥迪本是拉丁文,字面意思是“听”,取自公司创建者霍尔希(德文霍尔希的意思即“听”)。60多年后的今天,奥迪有员工3万多,年生产汽车约50万辆,年销售额已达到188亿马克之多,成为德国汽车业新的骨干企业。
  近几年,奥迪的变化更是惊人。用接待我们的布利克勒博士的话来说,它的汽车质量已跻身于世界名车行列,完全可以与奔驰、宝马等世界名牌媲美,在某些方面甚至领先。
  奥迪现在主要生产A3、A4、A6、A8四类汽车。其中后两种为高档车,也是该公司质量一流的代表。以奥迪A6为例,首先做到车的外形美观、富有时代特色。普通车的前灯是罩在玻璃里面,奥迪A6却在灯罩上镶上一道铬边,一下子透亮了许多。由于设计为流线型,从发动机盖、车顶到行李箱线条流畅,没有分割感,整体和谐感凸显。布利克勒认为,这种外形代表了世纪之交的审美趣味,也是很多顾客对奥迪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
  “技术使我们领先”,这是奥迪的一句名言。奥迪把科研放在突出地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而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优势正是一个汽车公司立足市场的关键。奥迪约1/10的员工是科研人员,仅技术研究部的人员就达2800人;用于科研的经费占全部销售额的6%。把老的车型算上,现在每三辆车就有一辆运用先进的涡轮柴油发动机。奥迪已经开始使用铝制车身,这种材料既可回收利用、有利环保,又有助于节能。更令人赞叹的是,车门门缝只有3毫米,据介绍,这个数字还没有哪一家汽车公司能够达到。公司新闻部的谢德勒女士对我们说,奥迪去年在各国汽车专业评比中,一共获得了25个奖,包括质量奖、安全性能奖,德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家汽车公司一年内获奖如此之多。
  管理高效是奥迪的又一特点。奥迪没有许多德国公司复杂的“金字塔式”管理方式,而是将管理层次减到最少(一共只有3个),这样做保证了上下沟通顺畅。
  在推销手法上,奥迪从1992年开始与总公司“大众”脱钩,建立了自己单独的销售网,今年奥迪在德国的专销点将达80个。除专销点外,任何一个购买奥迪汽车的顾客也可直接前往英戈尔施塔特的公司总部领车。领车前,可去车间参观,也可带自己的家属和亲朋好友同时参观,亲眼看看自己的车到底是经过怎样的工序生产出来的,参观后还可享用一顿公司的免费午餐。最后,在顾客从宽敞明亮的售车大厅开出自己的新“坐骑”前,公司专业人员在现场解答顾客的一切疑难问题,包括行车安全、汽车性能、保险业务,等等。这种做法花钱不多,却给顾客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且因为参观者往往有人陪行,也起到了良好的促销作用。
  在谈到与中国的合作时,现在主管与中国合资企业的布利克勒博士说,奥迪着眼长远,除继续向中国提供零部件外,还打算把A6型汽车的技术输到中国。这位正在努力学习汉语的高级主管还向记者讲了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电视场面:去年德国电视一台播放一部香港回归中国的电视片,英国总督乘劳斯莱斯离去,中国前去接管的驻港部队司令乘坐的正巧是一部黑色奥迪A6,电视片的名字叫《狮子走了,龙来了》。他当时兴奋地对他的英国妻子叫道:没有比这个场面更令人难忘的了!
  我们祝愿奥迪——世界汽车业的这条新巨龙——继续腾飞,也祝愿奥迪与中国汽车龙头企业长春一汽的合作昂首向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