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万事大吉”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1-06
第3版()
专栏:报纸巡礼

“万事大吉”吗?
八月二十八日的上海“劳动报”,登出了题为“劳模印玲娣为什么发生苦闷?”的读者来信和该报记者所写“他们用官僚主义态度对待先进事物”的调查报告。它以具体的事实,揭发了国营上海灯泡厂领导上评出劳动模范后就“万事大吉”,不再支持劳动模范的革新倡议,也不去总结和推广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先进经验的问题。
印玲娣是上海灯泡厂封口工场的女工,由于她在生产上一直走在别人前面,今年五月被评选为上海市工业劳动模范。但她并没有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在参加上海市工业劳动模范大会回厂后,她就想继续在生产上取得新的成绩,可是过了两个多月,她的生产成绩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当她在报上看到许多劳动模范都有了新的成绩的时候,就更加着急,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有时望着自己的劳模奖章,就感到:看看真高兴,想想难为情。”是不是印玲娣没有想过办法来提高生产呢?不是的。早在今年三月份,印玲娣就同几个工人一起研究出放大灯泡的玻壳颈的办法,照这个办法,能使灯泡封口量从每天三千四百只提高到三千六百五十只。但是该厂领导上却用冷淡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这个建议,不改变泡型,也不向印玲娣说明道理。印玲娣感到自己不能起到劳动模范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越来越苦闷。
上海“劳动报”在批评了上海灯泡厂领导上不重视培养劳动模范之后,还针对该厂有些工人对劳动模范忌妒、不服气的错误的思想情绪,进行了教育。九月二日该报发表了青工李松青的一篇文章,对他过去用冷言冷语讽刺印玲娣,怕改变泡型多做生活,就故意说改了不好,以及不愿向印玲娣学习的错误态度作了检查。当天的报上,还在一篇“思想修养”的文章中说明:劳动模范的每一个先进经验和成就,都是属于工人阶级集体的,我们不应该忌妒劳动模范,而应该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共同为我们的集体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这一批评收到了实际的效果。在九月一日的上海“劳动报”上,中共上海灯泡厂总支委员会副书记和该厂工会主席,都作了检讨,表示要改变对劳动模范的单纯使用观点,重视宣传和推广印玲娣的先进思想和经验。九月十五日该报登出印玲娣的来信说:工厂领导上不但在见报后作了检讨,并且要有关部门对玻壳改型的建议进行了试验;试验的结果很好,工厂行政上已决定正式采用这个建议。曾在报上进行了自我批评、过去生产成绩比较差的青工李松青,已把灯泡封口量提高到每天三千八百只。印玲娣还在信中进行了自我批评,表示今后一定要克服过去遇见困难就产生苦闷的缺点。
类似上海灯泡厂对待印玲娣的官僚主义态度,评出劳动模范后就认为“万事大吉”的思想和作法,在一些工厂企业中并不是个别的现象。上海“劳动报”在九月一日的评论中就曾指出:工厂领导干部特别是工会干部,都应该从上海灯泡厂的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来经常地、有计划地做好培养劳动模范的工作。
上海“劳动报”的这一个批评,不仅对上海灯泡厂是一次有益的帮助,并且对于其他单位说来,也有教育意义。 (胡冰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