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寻找城市雕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06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寻找城市雕塑
  本报记者 李舫
  前不久,在一次座谈会上,诗人李瑛关于城市雕塑的一席发言赢得在场者的共鸣,也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似乎是忽视了城市雕塑的建设。现有的城市雕塑要么残破不堪,要么质量低劣,好的作品并不多见。城市雕塑,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更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素养。他呼吁:为我们的城市雕塑多保留一些空间。就此,记者走访了几位建筑界、雕塑界的专家和学者。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城市改造,城市的内涵不断被重新界定,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生态环境、文化品格、整体布局等等,都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雕塑?
  程允贤(雕塑家、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城市雕塑一般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道路、广场、绿地、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公共活动场地建设的室外雕塑。
  城市雕塑,是城市建筑的重要一环,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宝贵文化遗产,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被湮没了,但青铜铸造、石头雕刻以及采用多种硬质材料制作的雕塑,却长久地留存下来。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雕塑又是一种强制性的艺术形式,它们伫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内,从早到晚,由春至冬,你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因而,好的城市雕塑,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成为城市的标志,历史的见证,不断地、默默地闪烁着历史的光辉;而低俗的城市雕塑,则可能成为城市的累赘,甚至是城市的垃圾。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
  记者:城市雕塑,顾名思义,是与城市密切相关的,它是城市社会公共环境这个有机整体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城市雕塑就单体而言尚属佳作,但同其具体环境却难以协调,有一些让人觉得画蛇添足,又有一些却让人觉得喧宾夺主。前不久,杭州的大型雕塑《美人凤》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类投资浩大的城市雕塑一旦完成,便会因种种原因难以拆除,因而往往城市规划、雕塑设计中的点滴疏漏,都会被遗憾地留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成为公共环境和城市建设中的败笔。应该怎样认识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怎样合理配置城市雕塑?
  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城市的建筑艺术,常常被比作交响乐,即各个组成部分要协调和谐,以达到整体的美。因而,城市雕塑家在创作之前,就应该思考许多问题,如雕塑的主题是什么?是否适合用雕塑的形式?雕塑应该作为主体还是客体?雕塑的具体位置如何?尺度要多大?宜用群雕、单体,还是浮雕?风格选择具象还是抽象?如何协调雕塑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处理?
  建筑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有形有体的造型艺术,但是建筑艺术只能以抽象的形象来感染人,如根据不同的主题给人以肃穆、亲切、庄严、舒适、幽静、愉悦等不同的感受,却难以表达具体的思想内容;而城市雕塑,特别是具象的雕塑,比建筑更具有表现性和说明性。它们每每立于观赏核心的位置,确切表达场所的主题,成为画龙点睛之笔。如荷兰的鹿特丹有一座“毁灭了的城市”铜像,是为纪念该市1940年被德国法西斯所杀害的五万居民而创作的。这座雕像所塑造的人,胸中是空心的,做痛苦挣扎状。1955年、1993年我曾两次去过该城,这座雕像都给我以强烈的震撼。我感觉它凝重而真实地刻画了广场的主题,抓住了拜谒者的心灵,达到了强烈控诉法西斯罪恶的目的。
  近年来,一些宏伟的市政建筑在我国各城市陆续兴起,许多政府部门常投以巨资,以巨大的形象来处理政府建筑。然而这些形象却往往并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我50年代参观过的荷兰市政厅建筑内的一座雕塑却使我记忆犹新。这是一座与真人相仿的石雕,一个人双手将另一个人举过头顶。它隐喻希腊神话中的一则传说:古代有一位英雄安泰,只要不离开土地,就力大无比,百战百胜,而一旦脱离土地,就会因丧失体力而死去。这样一尊石像立在市政厅门前是意味深长的,它仿佛是一口警世钟,告诫市政当局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脱离人民。这些成功的城市雕塑作品给我们以启迪,任何城市雕塑都不是单摆浮搁的,而是某一建筑群、广场、园林乃至整个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城市雕塑家要懂得创造其作品在形体和空间之外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仅仅是作品的主题,也是其所依附的整体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
  城市雕塑需要各界合作
  记者: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城市建设不配套的事件屡有发生。由于缺乏系统、严格、规范化的综合管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道,互不相让,以致出现了许多重复建设的情况。路面铺好又挖开,挖完了再填上;地下管线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等情况几乎已是司空见惯。在城市雕塑的建设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状况?
  曹春生(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我国的城市雕塑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期,各种关系有待理顺。
  城市雕塑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等方面密切相关。比如说,我们要在某处建一座城市雕塑,那么首先应该了解这里的历史、人文背景,也要明白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园林设计,甚至还要问清该处的地下水、电等管线路情况,不能两眼一摸黑,盲目上马,草率施工。一个好的城市雕塑家,要首先学会与建筑师、园林师、规划师、艺术家以及与其他雕塑工作者的悉心配合。
  完善城市雕塑事业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官僚主义。好的、有影响力的城市雕塑耗资巨大,动辄几百几千万,不是哪个人、哪个企业所承担得了的,需要政府部门的行政参与,宏观调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哪个人就说了算。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尊重艺术规律,不能由哪个决策者或策划者个人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否则只会产生城市垃圾。
  城市雕塑和公众意识
  记者:我看过一些资料,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建筑与雕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似乎每一件作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我们的城市雕塑与之相比,则显得很苍白、很单薄,或者不加爱护,管理不善。应该怎样认识这种现象?在进行城市建设、发展城市雕塑的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董祖贻(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城市建设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许多国家有悠久的城市雕塑传统,经过几百年甚至是千余年的历史积淀,逐步淘汰,逐步完善,逐步保存,留下来一批又一批雕塑作品,这些都是每个时代、每个不同历史时期遗存下来的艺术精品。我们的城市雕塑也同样要经历这样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萧条到繁荣、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城市雕塑发展很快,也出现了一批内涵丰富、艺术精湛、风格多样、形式各异的优秀雕塑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城市雕塑有一种不太好的势头,就是“雕塑热”,一些城市、项目不顾具体情况,草率设计,盲目上马,仓促施工,结果出现了一大批主题含糊、制作粗糙、造型庸俗、水平低下的小品式雕塑。
  程允贤:城市雕塑的管理是个老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表面上是市政管理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领导不重视;同时,一些市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较低,缺乏艺术修养,缺乏公共道德,不懂雕塑,不会欣赏,不去爱护,任意涂污,随意破坏,甚至以破坏为快感。解决的办法,我个人认为,首先是领导重视,指定专门机构,专人负责;解决经常的经费(其实所需很少),制订管理规定。从根本上讲,则是加强美育、德育。学校、报刊、电视都动起来,其实这样做,不单是为了城市雕塑,更重要的是提高文化素质,培养社会品德,我想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一些好的城市雕塑,一定会容光焕发,绚丽夺目,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闪射出艺术的光辉。
  左上图为南京玄武湖中的雕塑。(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