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外资角逐日本金融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04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外资角逐日本金融市场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今年以来,欧美大型金融机构在日本市场频频出手,或投资证券保险,或收购不良债权。日本新闻界惊叹外资攻势猛,经济界认为金融改革会加快,投资者静观市场新商机。
  法国最大民间银行兴业银行的子公司兴业证券,今年1月收买了山一证券的子公司山一投资顾问公司。兴业证券一举购得85%的股份,击退了想拿下45%股份的住友银行。
  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证券2月12日宣布投资约300亿日元,取得了山一证券公司在东京、大阪两处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权,成立“美林日本证券股份公司”,雇佣山一证券的2000名职员,使用山一证券在日本各主要城市的31家分店。新公司规模相当于日本中型证券公司。
  美国房屋保险公司1月26日开始在日本关东地区播放汽车保险广告,保险品种名为“风险细分型汽车保险”,即根据发生事故风险机率的高低设定保险费用的多少。还把原有的年龄区段由3个增加到9个,把原有的区域划分由1个增加到7个等。比原来的保险费最多可节省30%支出。
  美国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通用电器资本公司(GEC)与日本东邦人寿保险公司2月18日宣布,双方合资成立新的人寿保险公司,注册资金360亿日元,GEC和东邦各占90%和10%的股份,新公司计划于今年4月1日正式开业,届时将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外资企业。新公司将取得东邦转让的保险业营业许可,接收东邦的所有营业网点,雇佣东邦公司2700名职员中的2300人。目前的东邦公司只负责管理现有保险合同,实际上名存实亡。
  综观外资进攻日本证券、保险市场套路,主要有二:
  其一是以长攻短。日本对本国金融机构长期采取保护政策,导致日本金融机构只把大藏省当做“上帝”,在金融商品的数量和服务质量方面都不如其他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上述美国房屋保险公司的汽车保险做法,在日本绝无仅有;再如法国的兴业证券、美国的美林证券,擅长债券和投资信托的零售,而日本通常认为零售是“土包子”做法。兴业和美林看中的都是日本的人均1000万日元、总量达1200多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他们看中的不仅是规模,更重视内容。把日美两国稍做比较,不同之处一目了然。如个人金融资产总量中储蓄所占比率,日本为56.8%,美国为14.1%;再如个人金融资产总量中股票与投资信托所占比率,日本为8.9%,美国为27.7%。在低利率政策长期化、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中,欧美金融机构认为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是有待开发的“宝山”。
  其二是合纵连横。不论是收买、兼并、合资,外资都从人才和网点方面精心挑选对象,以求尽快融入日本市场。GEC通过事实上的收买,堂而皇之地打入了日本保险业市场。负债累累的东邦公司通过合资得以生存,为陷入困境的日本企业提供了一种避免倒闭的自救模式,也为日本保险业界重新组合拉开了序幕。
  美国大型不动产投资公司“SECUREDCAPI ̄TAL”2月24日表示,将大量收购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对象是以不动产作抵押的不良债权,计划一年内投资约10亿美元收购数百件,之后每年持续相同规模的投资。此前,该公司已从几家银行收购了3000亿日元的不良债权。其实,外国资本早已瞄准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去年末,美国大型证券公司“高盛证券”就从东京三菱银行手中一次收购了125亿日元的不良债权,今年还打算收购5000亿日元的不良债权,目前正在与其他几家银行谈判。美国的投资基金也收购了日本共同债权收购机构的200亿日元的不良债权。
  对于买卖不良债权从中渔利,欧美大型金融机构有丰富经验,过去对日本市场动作谨慎,主要是认为日本的交易程序和不动产价格的决定机制缺少透明度。近来外国投资者认为,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地价现在已跌近谷底,加之最近日元疲软,收购不动产正是时机。今后赢利的主要方式是:等待不动产升值后转卖;或对不动产进行再开发;或把不良债权证券化,向一般投资者销售。
  据日本大藏省调查,国内银行难以回收的不良债权共约76万亿日元。过去向银行借款大多以土地等不动产作信用担保。泡沫经济盛行时期,许多企业和个人不惜借贷巨额资金从事土地和股票投机,银行也认为土地是安全有利的融资对象,而积极贷款。泡沫经济崩溃后,地价股价暴跌,以土地或股票作抵押贷款的企业和个人陷入困境,无力还贷。银行手中的土地不仅贬值,还有利率负担,又卖不出去,成为“实体”性不良债权。
  目前,不仅是外资抢购不良债权,日本金融机构也积极抛售。其背景是:日本大藏省决定从今年4月实施“早期纠正措施”,即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比率如果达不到国际清算银行规定的标准(有国际业务者为8%,无国际业务者为4%),金融监督当局可责令整顿或停业等。为此,各金融机构纷纷压缩资产,回收贷款,控制放款,以改善财务状况。抛售不良债权利于压缩资产,增加自有资本率。回收和控制贷款则导致“惜贷”,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这也是近期企业倒闭激增的要因。金融机构优先考虑争取4月顺利过关,不良债权买卖的交易双方都认为机不可失。
  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企业经营面临危机,为欧美资本角逐日本金融市场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伴随金融改革的展开,机会和舞台还会增多和扩大。在日本这个高成本的舞台上,外资既有机会,也受考验。消费者欢迎激烈的公平竞争,他们将是受益最多的。
  (本报东京3月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