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超越工业文明——又见巴黎(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09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超越工业文明
  ——又见巴黎(下)
  马为民
  18年前,随一个新闻代表团访问巴黎,是平生第一次跨出国门。由于对外界知之甚少,我们在当时的市长希拉克先生面前称赞起巴黎的干净。快人快语的希拉克先生应声说道:“巴黎不是座肮脏的城市,也不是座干净的城市。”后来在此常驻,又见识了其它一些西方城市,感到希拉克先生所言极是。
  这次又见巴黎,觉得它比十几年前干净了。前些日子正值世界杯赛事,各国球迷云集巴黎,但街道上、地铁里的烟头纸屑并不多,地铁站已禁止吸烟,街旁垃圾箱的分类也较前清楚了。去年从报上获悉,巴黎在空气质量恶化的压力下,有时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要驾车人按车的单双号轮流行驶。实际上,情况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笔者的住地紧贴环城路,向内能观望市区,向外可极目远郊。应当说,从早到晚,无论阴晴,视野之内的景物是清晰的。市府环保官员雷米·基耶先生说,离开多年而又来巴黎的人都是这个印象,不少人还说干净多了。
  主要原因是工厂已经迁出。基耶先生说,如今市区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只留下些手工业,唯一近千人的工厂隶属市交通管理局,做些车辆维修上漆之类的工作。空气中二氧化硫和粉尘的含量只有20年前的1/6,清晰度自然改善。但是,氮氧化物和臭氧的含量没有下降甚至略有上升,根子在汽车。
  巴黎近年来建设步行区、安静区,鼓励骑自行车,显然主要为了减少汽车污染。步行区和安静区规划在商业中心或旅游景点一带,前者禁止行车或极少有车辆行驶,安静区的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前几天,小郭驾车陪我们去蓬皮杜中心附近采访,兜了好几圈到不了目的地。原来那一带的七八条街道都已禁止行车,成了巴黎最大的步行区,老皇历不行了。目前步行区和安静区共有十来处,年底将增加到20多个。关于自行车,自从3年前蒂贝里市长决心使之成为真正的代步工具以来,市内已辟出100多公里的自行车道,年底前还要增加26公里。从国家层面看,环保已成为规章和税收考虑的重要方面,比如以具体措施鼓励使用新车和无污染车、对粗柴油加税等等,贯彻“谁污染谁掏钱”的原则。
  两年前问过一位巴黎人:巴黎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环保意识增强”。我请基耶先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他说,就民选代表和部分市民而言,确实如此,但不少人还是老毛病,随地乱扔。他随后请笔者在市府食堂吃午饭时,又说了句颇深刻的话:把城市搞干净叫治理污染,改掉陋习而维护清洁,并且去主动营造良好环境,才属于“可持续发展”。
  看来,巴黎这些年就是在“主动营造良好环境”,印象较深的是它的公园和绿地建设。本来,巴黎的公园并不少,它的林荫大道更是举世闻名,尤其是它东西两头各有一片紧贴环城路的森林,总面积达1841公顷,是市民周末的好去处,被称为巴黎的“两片肺叶”。然而基耶先生说,跟西方其它一些城市比,巴黎的绿地还是显得少。所以,他们这几年除了改造老公园,又新修了一些公园。笔者注意到,10多年前住地附近的马约门原是一片空地,而今成了树木葱茏的公园。雪铁龙公园尤其值得一提。那里原是雪铁龙汽车厂,工厂搬迁后成了居民区。前几年,市府利用居民区当中的14公顷空地建起这座公园。我周末去过一次,真是游人如织,可见市民是多么需要它。迁走工厂,建起公园,这一退一进似乎昭示着一个道理:环保业是对工业的一种纠正。
  据统计,巴黎现在有各类公园、街心花园和绿地共428处。许多人知道,在巴黎出门500米即可找到地铁口。而今市府又提出这样的目标,让市民出门500米可找到一处散步的公园或绿地。
  不过据调查,2/3的市民仍嫌人行道太脏,还听一位老朋友抱怨说,狗屎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就清洁程度而言,巴黎在西方大城市当中至今也许还是中游。当然,巴黎这样的大都市,治理难度很大:215万人口,另有180万人在此上班,500万汽车,20万条狗,终年不断的国际性聚会,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基耶先生一再感叹说,巴黎在环境方面要做的事太多了。
  笔者有时这样想,相对而言,建高楼大厦,造电脑汽车,都不算难;而要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有新鲜的空气,有清晰的视野,一句话,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则谈何容易。几百年来,工业文明为人类造福,而今它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贻害我们。所以,应当重视保护环境,超越工业文明。巴黎正朝这个方向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