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技术进步与就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0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技术进步与就业
  丁刚
  失业是困扰欧盟国家的首要难题。笔者曾和几位荷兰失业者交谈,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造成失业的“罪魁祸首”是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不久前欧盟公布的一项调查也表明,3/4的法国人认为造成失业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技术投入越多,失业率越高。西欧人的这种感觉其实并不难理解。在电脑、机器人、智能卡不断取代人力劳动的信息社会,人们难免会对技术进步产生恐惧。
  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欧盟有关失业问题讨论的深入,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看法。笔者不久前读到一份调查,结论是:技术进步快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也是就业率增长快的国家和地区。调查举美国为例:从1973年到1985年,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和企业都大幅增加了技术投资。而恰恰在这一时期,美国创造了23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过去四年更能说明问题。美国企业在加快对信息技术投入的同时,又创造了近千万个新岗位,其中2/3是技术和管理工作,1/3是由高科技领域中小企业提供。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鲁克认为,用以往的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概念已无法解释美国的就业市场。按照鲁克教授的分析,欧盟失业率高非但不能说明欧盟对技术投入过多,而是远远不够。以“朝阳产业”———生物和环保技术领域为例:美国共有1287家企业,就业人数为11.8万人,而欧盟只有716家企业,就业人数只有2.75万人。按照欧盟的计划,这一领域的欧盟企业如能在今后数年内接近美国的生产水平,就能够创造出14.4万个就业岗位。要达到这个目标,当然需要加大技术投入。
  要全面理解目前欧盟国家失业率高的问题,还需从经济竞争、从国内或区域逐渐转向全球来加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竞争力的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按照传统观念,竞争力主要是指生产率,是按照有限时间里的产出和劳动力费用计算的。美国人率先改变了这一概念。80年代末,面临亚洲国家激烈竞争,美国出现了一场关于竞争力的讨论。怎样才能确保“美国制造(MADEINUSA)”继续占据国际市场主导地位?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确认,新的竞争力概念应该是指能否创造出适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就是把国际市场作为目标,使美国制造的产品成为不可或缺,且具有“领导新潮流”的能力。随着观念的转变,美国加大了向未来产业的技术和人力投入。这个投入不仅确保了美国在计算机、电子、生物制品等“朝阳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和服务业,从而推动了就业。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取决于产品的竞争力,而产品的创新则取决于创造发明和革新的能力,取决于技术与生产及市场的结合。美国是欧盟的主要竞争对手,与主要对手比较就能看出差距。欧洲议会科研委员会委员德萨马分析认为,在理论和基础研究方面,欧盟国家并不落后于美国,甚至在某些领域还要比美国领先一步。但在基础研究转向发明、革新和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方面,欧盟的弱点暴露无遗。欧盟缺少的是一种推动发明应用的文化环境。研究成果如果不能走出实验室,不能转化成产品,也就不能带动就业。欧盟负责科研的专员克雷松因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认识到欧盟国家科研与技术的脱节,才能理解就业减少这一问题。
  技术进步并不一定会造成工作岗位的减少,它在取代以往的人力劳动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工作岗位。解决失业问题不仅不能让技术停步,而应加大和加快技术投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就业者跟上技术进步的前进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