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重访东北战地的渴望 ——刘白羽致胡世宗的三封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0
第8版(副刊)
专栏:作家书简

  重访东北战地的渴望
  ——刘白羽致胡世宗的三封信
  (一)
  世宗同志:
  收到贺年卡,谢谢!
  我病了几个月了,由于摔了很重的一跤,而且摔到后脑这个要害部位,出去休养一月,终于不得不进入“301”(即解放军总医院———编者),据专家会诊诊断是脑神经引起全身神经紊乱,头疼,头晕,手腿麻痹,很久不能读书,不能写字了。专家认为这种病不是一时能好,而且在医院那种孤寂环境中反而不利,劝我出去走走,做轻散活动。但现在是冬天,也不能到外地去了,正住在家里,请了一位按摩大夫治疗,略有好转。
  我跟你商议,夏天到东北来,有没有可能?除了因为病,还因为我写的回忆录,就要写到东北解放战争,很想回来看看,会引发一些情思。请你研究一下,沈阳军区会不会给予帮助,使我多跑一些地方,既是考察,也是治疗。当然,我要请总政文化部出面打招呼。不过,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望来信。
  刘白羽
  1991.1.27
  (二)
  世宗同志:
  来信早收到,现在才复,因朱力同志春节期间很忙,前几日才从电话上找到他,报告了东北之行的事,据秘书说已同你们那边联系。
  我这次来,主要是治病。301专家建议我到外面轻松地走一走,心情愉快,神经有益。现在正做的按摩到6月可告一段落,那以后天热了,我就可以出行了。
  我的计划和我的情况:
  一、我想先到沈阳,和你会面。要拜访军区司令、政委、主任,也许还有四野的老战友。在这儿可以制定旅行计划。
  二、我初步想法,是到哈尔滨住些天,去大庆看看,然后去镜泊湖休息一段时间。三年战争走的都是乡间小道。现在想补偿一下当年未到的名胜之地。到长春小住,主要是想去访一下四平,然后到锦州,最后到大连休息一段时间。从大连回北京。按照这时间,还有什么地方应该去,请你想一想。总之,这次来东北,不能说是最后,也许机会很少了。当然,我爱大森林,爱长白山,甚至想乘船经松花江一游中苏边境,但对我这样病人来说,怕不一定有适宜的条件。我很欣赏美国的高速公路。如有条件,从大连可乘车回沈阳,中间可在鞍钢小住一二日,然后从沈阳返北京。
  三、时间我想放得宽裕一些,我想从7月初到9月中,这样可安排得松一点。
  四、现在病情有好转,但尚无根本转变,比如一用脑,注意力一集中,全身神经就有强烈反应,千万不要安排什么会议、讲话,我现在已做不到的。接触人也不可广泛,顶多重点地看望几个老朋友。我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这一次旅行之后,能恢复到写点东西,就好了。
  …………
  以上只是我的愿望,当然还看可能条件,你先给我写封信说说你的想法,也好确定哪些事该在北京办的,就先办了。
  刘白羽
  1991.3.26
  (三)
  世宗同志:
  信我早已收到,你安排的活动日程太理想了,如能这样办就这样办,请报军区领导决定吧!
  不要惊动领导同志迎送,我深知在一线工作同志的困难、繁忙,我想你接我一下就行了,然后由我拜访领导同志,这样好些。
  …………
  你不要多陪我,我想请一位同志照顾一下就行了。如果可能在大连相处一段,同回沈阳就很好了。
  我的病有好转,但还是不能集中脑力。……因此我对东北之行抱有很大希望,希望秋天回来能恢复写作,哪怕一天写一点,也把这部书写出。果能如此,我对军区的关怀就万分感谢了。
  刘白羽
  1991.4.22
  1991年7月至9月,刘白羽同志以七十五岁高龄抱病重访他当年冒着硝烟战火采访过的东北战场。恰在这次重访之中———在镜泊湖,白羽同志意外地恢复了写作,此后以每天写几百字的春蚕吐丝般的韧劲,完成了《心灵的历程》三大卷九十万字的巨著(1994年由中青出版社出版)。这里摘要发表的三封信体现出这位老作家对扑向生活的热情与执著,也表现出他不讲排场及待人的谦逊与细心。
  ———胡世宗附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