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彝乡图书馆办得红红火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2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彝乡图书馆办得红红火火
  沙平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是国务院重点扶持的特困县。这些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县图书馆也旧貌换新颜:从几年前破破烂烂仅有78平方米的寒酸样,变为崭新三层大楼拥有使用面积达810平方米的现代图书馆。该馆坐落于县城中心的公园内,每天从早到晚到此借书刊、看报纸的人络绎不绝,越办越红火,成为人们的一大好去处,而且,在许多方面堪称创造出奇迹———
  笔者爱“爬格子”且已退休,历来与任何图书馆都有缘,每到一地必去无疑。南涧县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全年共订有报纸53种,杂志238种,阅览室内随时都有大量读者,高潮时达三四十人。我原以为:区区民族贫困小县,图书馆所订报刊恐怕不过尔尔,只有专程到大中城市的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去开阔文化视野。但专程外出两趟却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去年3月,我在州城大理市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所见,它不仅所订报纸、杂志的种类远没南涧多,而且场地狭小,每天开放时间短且每星期还要闭馆休息一天;去年9月我又专程赴昆明,在省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所见:仅订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尚缺新疆)的省报加上广州、深圳二市的日报,总共才30多种,架上所放置供自由取阅的全是些省内各地各行业的内部刊物,总数不过几十种,柜台内架上放着需凭身份证借阅的公开发行的各种刊物,总数最多不到上百种,阅览室倒很宽敞且有单人靠椅,但读者并不多,高峰时四五十人,有天下午7时闭馆前半小时内读者仅我一人。
  出去见了这么两趟“世面”,不由使我对本县的图书馆刮目相看。最近走访该馆更顿生敬意,据我了解后得知,该馆何以能每年花得起那么多钱来订那么多种的报纸、杂志?一是靠政府支持:政府对该馆的财政拨款从过去每年仅一两千元,1996年猛增到1.2万元,1997年1.5万元,1998年1.7万元。二是靠自己广开财源搞创收,该馆除藏书4.6万册全对外租借外,还实行所有杂志都对外租借(而许多图书馆都图清闲并不开展这项业务),且全年到头天天开门从不闭馆休息:平时上午8时至11时30分,下午5时30分至8时开馆;双休日除中午、下午吃饭时间外全天开馆。因此全年书、刊总流通额竟达9万册次,加上房租收入,总收入不菲。同时,该馆还城乡兼顾,1997年该馆赠送各村公所及农村小学图书共达1000册;携带大量科技书籍下乡活动6次,走遍了南涧的山山水水,阅读人次近万,解答各种咨询13条;还对全县4个主要乡镇的文化站实行定点服务,每年都向其供给图书。南涧县城不过近万人口,而该馆办出图书借阅证竟达1150个,怪不得图书馆每天都人来人往很热火。我相信彝乡已经掀起了一股“读书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往图书馆里跑,无疑是个可喜现象。南涧县社会风气和治安情况向来良好,科技兴农已成气候,广大农民年收入不断提高,全县脱贫已经在望……这一切和图书馆办得红火是颇有关系的。它如同在这片贫困的土地上升起的一颗希望之星,正引导着人们走出愚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道上高歌猛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