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办好“光彩事业”——访政协委员刘永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3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代表委员访谈录

  办好“光彩事业”
  ——访政协委员刘永好
  本报记者 康燕
  相约采访全国政协九届委员刘永好并不难,但是,谈话开始后却深感采访“没那么容易”——电话、来访者不断。
  刘永好准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做一些探索。来北京前他签的最后一份合同是买了上百亩土地,准备建一个现代化的实验、研究、培训基地。他认为,全方位规范企业行为,是所有“获得肯定和信任”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必要选择。
  刘永好说,党的十五大后,中国的民营企业正面临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机遇,正置身“一个充满挑战的春天”里,《政府工作报告》也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把握住这次机遇,必须“顺潮流而动”,就是企业的发展必须同社会需求、同国家的宏观政策相吻合,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其实,这份社会责任他早就有了,声名远播的“光彩事业”,就是包括他在内的10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倡导发起的。几年来,刘永好已投入2亿多元,建了10个扶贫工厂。
  合资合作,收购兼并,刘永好有能力也有信心“与国有企业一起走出艰难”。新希望集团今年还想给1000名下岗职工解决工作。走在非公有制企业家的前列,遇到的新问题很多,记者注意到,他案头放着一份提案,是关于如何保护非公有财产的,建议尽早为此立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