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落实依法治国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3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落实依法治国战略
  张宝文并代表黄景钧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郑重地提出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表现为法律形式的人民意志来治理国家。实施依法治国不仅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更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经过研讨认为,当前在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应当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有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要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建立一个包含不同类别的法律部门,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体现全体人民利益和意志,能以此规范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
  二、建立廉洁高效的执法机制。廉洁高效地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依法治国的含义中,行政权是法律赋予的。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不折不扣地实施法律,行政权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行政权力失控造成的损害必须能经过法定程序予以补救。
  三、建立公正的司法机制。公正的司法制度是对受到侵害的公民权利给予补救的关键一环,也是维护社会公正,保障法律实施的最后一关。
  四、建立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的根本点在于,公民的民主权利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国家权力的配置要体现民主原则。人民应能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当家做主,进行重大决策,管理国家大事。司法与执法体制和程序的各个环节,也都要贯彻民主原则,保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与民主制度相联的是监督制度。健全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依法治国的保障。要实行依法治国,就必须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五、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律己、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意识。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就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