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开发农业大有作为 ——苏艳霞代表寄语下岗兄弟姐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2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

  开发农业大有作为
  ——苏艳霞代表寄语下岗兄弟姐妹
  本报记者 董伟
  28岁的农村姑娘苏艳霞是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天很晚了,她还在写着。她想以自己的致富经历告诉下岗的兄弟姐妹:到农村去吧,那里大有作为。
  10年前,家住黑龙江省肇东市四站镇四站村的苏艳霞高考落榜。她拿出自己存的180元钱,买了40棵葡萄秧,学种葡萄。结果,很快就成了万元户。然后,苏艳霞开始承包土地,种植蔬菜,规模越来越大,到去年,她承包的土地已有2000亩,创产值90多万元。
  富裕了的苏艳霞不忘回报社会。她资助镇上的中学建新教学楼;扶持了两户贫困户;让自己的园林成为省妇联“双学双比”种植业培训基地,已经培训了3万多人次。
  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后,她首先想到的是下岗职工。她想办种植业培训班,每期一个月,可培训50人;她的农场在农忙季节可以接受100名工人。她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可产一吨粮,外加两吨菜,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而且,相对其它投资来讲,农业的投资风险最小。
  “下岗的兄弟姐妹在文化、思维、能力、信息等方面都超过农民,如果来开发农业,必将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