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改革税制 增强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4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代表委员议政篇

  改革税制 增强国力
  本报北京3月13日讯 记者顾兆农、龚雯、李晋鸿报道:连日来,代表们审议报告,非常关注我国财政情况。代表们说,发展经济是增加财税收入的基础,而财税体制的改革,则从制度上保证了国力的增强。
  人大代表、江苏省武进市宋诚宇市长说,经济决定财政。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才使财源得到了保证。财政的增幅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既满足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又使财政赤字连年减少,这说明了经济的发展是健康的。他说,财政好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993年底开始的财税体制的改革。这次改革,是建国以来对财税体制首次进行伤筋动骨大手术。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避免了风险,基本达到了目的。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都有增长,改革是成功的。
  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经理吴瑞林代表认为,报告是实事求是的,今年的财政预算,总体是有进步的。体现在今年的财政赤字将下降100个亿,对国有企业改革、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略高于平均水平,等等。现在的问题是,今年发展的速度为8%,能否落实?从开局看,市场启动不明显,形势严峻,速度不到3%,当然有特殊原因,但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启动市场不外三个方面:投入拉动,报告说10%以上;消费拉动,重点突破消费结构升级的障碍;出口拉动,这个问题今年更加严峻,要高度重视出口问题,防止进口过多,挤占国内市场。
  人大代表、湖南湘潭市市长蒋建国说,从财政收入的角度讲,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从支出的角度看,要把机构改革的成果,真正体现在财政支出的压缩上,以便用更多的财力,更多地解决好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
  在谈到今年财政预算的特点时,上海劳动局局长祝均一代表认为,把促进就业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科目,这是一个新的特点,当然是件好事,但一定要落实。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钱怎么用?必要的帮困是应该的,但是,更应该用于大力度地开拓新的就业岗位。
  谈到赤字问题时,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周芝石代表认为,中央财政年年好转,收入增加,这是好事。但是,还有一定的赤字,如何看?他认为,发展中的国家,有一定的赤字,也是正常的。
  山西代表张奎说,去年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现有的成绩,不容易。他说,财政政策应多一些灵活性,要多研究如何增加财源,不要光讲数字上的平衡。
  广西佘国信代表和江西省财政厅厅长雍忠诚代表说,新财政体制,对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转移支付的实际数量减少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克英代表认为:财政要实现良性循环,一要严格执行税收法律,建立强有力的税收征管手段,把该收的税收上来;二要建立财源建设、财税增收、财政管理、资金营运四位一体的理财思路;三要严格整顿财政会计秩序;四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以补充资金不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