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建立多元化高教办学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2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建立多元化高教办学体制
  江景波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是党的十五大向我们提出的要求,这是一个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现状的正确指导方针,对指引世纪之交的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高教要稳步发展,就必须以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坚持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前提下,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办学体制,逐步形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为此,建议:
  一、重点支持少数高校和重点学科尽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国情决定了现阶段国家不可能对所有高校投入大量教育经费。因此应集中有限财力,重点支持少数高校和一些高校中的一级重点学科,促进这些学校和学科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尽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坚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办学效益。近些年来,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的方针,已经迈出了较大步伐。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并注意总结经验,注重实际效果。
  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为地区培养各类急需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办学将成为推动我国高教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审慎地发展民办高校,探索高校发展和改革新途径。在我国,民办教育虽然近年来取得不少进展,但民办高校数量仅十几所,与1000余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为数甚少。因此,很有必要提倡和发展包括民办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形式。
  现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已成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在我国逐步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和教育投资体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稳步发展。(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