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赠书哈佛传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2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赠书哈佛传友谊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周德武
  3月10日,哈佛大学职工俱乐部被布置一新,主席台两边挂着中、美两国国旗,中央摆放着一束红黄交错的郁金香,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邱胜云代表中国国家教委向哈佛大学赠书仪式在这里举行,会场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去年金秋,江泽民主席在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演讲。为帮助该校加强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研究,江主席向哈佛大学赠送了一套《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而今天中国政府捐赠的图书范围更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内容,共1092册。此外,还宣布给5名哈佛学者以中国文化研究奖学金,资助他们去中国学习、考察。
  出席捐赠仪式的大都是哈佛大学亚洲问题专家,他们的话题离不开江主席去年访问哈佛的情景。副校长范恩伯格说,“江主席访问哈佛已成为我们学校的纪念日,在座的许多人都是历史见证人,那的确是令人激动的一天”。他强调,学校里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和人。中国政府捐赠的这些图书,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基础,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它是我们之间友谊与理解加深的象征。
  在捐赠仪式上,许多人回忆起江主席去年访问哈佛时的情景。最令哈佛师生难忘的还是江主席在哈佛大学纪念大厦礼堂坦然面对听众提问时的妙语连珠。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希·何德斯博士说,哈佛学生本来以为中国领导人的形象一定是“古板、封闭、机械”,没想到江主席是那么幽默、风趣。那次访问让哈佛学子从另一个视角,对中国及中国领导人有了进一步认识。何德斯说,她现在正忙着把毛泽东的著作翻译成英文,目的是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
  哈佛人对了解中国有着特别的兴趣。最近该校又成立了亚洲中心,中心主任傅高义先生说,中国越来越走向强大,我们越有责任加强对中国的研究,教育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事实真相,因为我们之间还有很多误解。傅高义告诉记者,他本月晚些时候,将陪同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先生访问中国,以加强双边之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
  自江主席去年访问美国以来,中美双边各个层次的交流正得到不断加强。记者最近拜访了许多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们都对中美关系进入一个稳定而正常发展的时期感到高兴。无论是前东西方研究中心的学者奥克森伯格,还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问题研究员易明,抑或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都一致认为,克林顿总统今年对中国的访问将是两国关系中又一个重大事件。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罗伯特·罗斯说:“克林顿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将使美国的舆论和注意力转向中国。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将长久地影响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克林顿本人也可以利用这次访问,亲眼看一看中国,得出一个更加真实、平衡的看法,对制定更好的对华政策大有益处。”(本报波士顿3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