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申纪兰寄语新一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5
第4版(要闻)
专栏:两会走笔

  申纪兰寄语新一代
  范敬宜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申纪兰是数得着的“老资格”了。从一九五四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她已连任九届代表。岁月的风尘丝毫没有改变她淳厚朴实的劳模本色,使人在众多的代表中一眼就认出这位当年的风云人物。
  六十七岁的申纪兰,现在还担任着山西平顺县西沟村金星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还像她的带路人、五十年代全国农业特等劳模李顺达一样,永不疲倦地为乡亲们的脱贫致富日夜操劳。会议间隙,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她,只来得及向她提了两个问题:“作为一位四十多年的老代表,您认为这届人大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申纪兰回答得干脆利落:“要说最大的变化,是代表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素质越来越高了。那么多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想当年我参加第一届人大时,还基本上是个文盲(像我这样的不少),看见一个大学生心里好羡慕呐!再说,层次也高了,那时基层来的女代表,副专员这一级算顶天了,现在,女部长、女书记、女专家、女教授,一个赛一个的精明能干。
  “素质高了,层次高了,领导水平、议政能力也大不一样。现在人大讨论的问题,比过去复杂得多。就拿立法来说,第一届人大时,除了宪法,只有婚姻法等少数几部法律。现在有多少法?仅第八届就制定了一百一十八件,刑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质量法、防洪法……数不过来。可是代表们讨论起来,都头头是道。这次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研究加强农业问题,讨论的水平比过去就是高出一大截。年轻代表有学问,见多识广,我都觉得有点插不上话。人民代表是代表人民的,现在人民的水平普遍提高了,当代表的水平要是不提高,就代表不了人民啦!
  “看到这一茬生龙活虎的新人上来,我打心眼里高兴。咱们国家后继有人,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我问:“那么,您对这新一代人民代表还有哪些希望?”
  申纪兰稍加思索,说:“头一桩,希望他们继承老一辈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论到啥时候,都不能把艰苦奋斗的传统丢了,不能奢侈浪费,不能忘了二万五千里,不能忘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发言权。第二桩,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决不能忘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这么大个国家,不两手抓就会出大问题。第三桩,不论学问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对群众要知冷知热。我们不脱离群众,群众就不脱离我们,就会把我们当作亲人,真心实意疼我们,拥护我们。”
  说到这里,申纪兰从这几天收到的一大摞群众来信中抽出一封递给我看。寄信人是山东省昌乐县朱刘镇大东庄一位叫尹振盛的退休老司机。信上是这样写的:
  “申纪兰同志:很荣幸地从电视机上看到您的身影,知您一连九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时我回想起一九五四年一届人大时,曾给您开过车。那时有您,李顺达同志,烈士刘胡兰之母亲,并代(带)着胡兰(的)小妹。我们是住在东四一家小旅馆。我开的车是苏联产胜利号小客车……此次来信,主要是想起往年之事,高兴加高兴,向您祝贺连任,并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多好的人民群众,多好的人民代表!读到这里,我已泪眼模糊,什么都不必问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