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世纪目标 集中力量 扶贫攻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6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热点聚焦

  世纪目标
  集中力量 扶贫攻坚
  本报记者 彭俊 杜涌涛 王政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争取今年再有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困难到底有多大?世纪目标能否实现?部分代表、委员就此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困难大,决心更大
  重庆市黔江地委书记张宗海代表说,“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是黔江少数民族地区十年来创立的“黔江精神”。靠着这种精神,他们决心大,干劲大,十年之内,黔江地区人均收入已由250元增加到1200元。
  有资料显示,全国剩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偏远的石山区、深山区、荒漠区。这里的群众要解决温饱,必须首先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人大代表、吉林省白城市市长刘润璞认为,对于那些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通过政府集中财力,集中精力,组织干部群众打攻坚战来解决。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代州长郭大孝代表向记者表示:恩施州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修铁路,我们正在积极争取修建川汉线枝万段铁路,以求早日打开恩施连接外界的通道。
  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党中央、国务院这几年对扶贫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投入也越来越多,这表明了中央对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坚定决心。
  困难多,办法更多
  “扶贫要扶志,扶贫要扶班子。”河北省武安市磁山二街党总支书记申礼成代表说:“有一个好班子,好支书,村子就会变样。”
  人大代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杨雍哲认为,李鹏总理在讲到扶贫攻坚时,有三点是极为重要的。第一,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第二,大力发展种养业等多种经营;第三,坚持扶贫到户。只要坚持这三条,今年的扶贫任务就能完成。
  四川巴中地区李克明代表说:“改善生产条件是为解决温饱迈出的第一步,发展适合山区自然条件的各种种养业,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
  扶贫到户关键是资金到户。政协委员穆永吉建议,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的使用落实情况都要建档立卡。
  蒙古族鞠雅莲委员建议从政策上引导外商投资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外商投资项目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
  打好扶贫攻坚战,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人大代表、总后三九企业集团总经理赵新先认为,社会扶贫应把力量放在为贫困地区振兴经济、提高教育水平上,这比简单的捐赠更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