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阿根廷 机场出租求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1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阿根廷
机场出租求效益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 兰才基
  上个月,阿根廷政府通过招标,将全国33个主要机场租赁给一个私人集团经营管理,这是阿根廷自1990年以来对国营企事业实行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大举措。阿政府期望通过这一改革引入外国的先进管理技术,更新设施,改变国营机场多年来设施陈旧落后、管理普遍不善、亏损十分严重的局面。
  由两家外国公司和两家本国企业组成的“2000阿根廷机场管理集团”在战胜了其它两家竞争对手后中标,获得了包括阿首都国际机场在内的33个主要机场的30年经营管理权。组成该集团的两家外国公司是美国的奥格登公司和意大利SEA—SIMETS公司,它们在该集团中所占股份分别为28%和36%。当地两家企业为南美集团公司和里瓦建筑公司,所占股份分别为35%和1%。
  这一承租集团在标书中承诺每年向阿政府交纳1.71亿比索(与美元等值)的租金,比政府规定的标底金额高出4倍。该集团还承诺在30年租赁期内,用于扩建和改善机场服务设施的投资额将不低于22.28亿比索,比政府标书中限定的最低投资限额高出近2亿比索。主持租赁招标工作的阿根廷政府内阁总理罗德里格斯对招标结果表示十分满意,并宣布在租赁合同签署后,90天内将完成几个大型机场的移交手续,180天内完成其它机场的移交手续。
  据一位熟知阿根廷机场管理情况的人士说,梅内姆政府推行机场管理改革计划是势在必行,因为政府已经无法承受它的经营亏损包袱。埃塞萨国际机场每年的亏损就超过20亿比索。由于机场各部分隶属不同部门,各行其是,搞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服务质量却越来越差,旅客经常怨声载道,各家航空公司也很有意见。
  阿根廷机场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落后,远远适应不了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据统计,1989年阿根廷民航年客运量为600万人次,去年已增至1800万人次,仅阿航的业务近4年内每年就以20%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各机场的设施和设备已多年没有更新。正如梅内姆总统所说,“有的机场十分可怜,没有水,没有厕所,也没有候机室”。当前,阿政府财政拮据,外债负担沉重,无力投资于机场建设,只有通过引进外资来谋求发展,解决矛盾。
  机场租赁招标合同正式签署以后,下一步将由政府审议中标集团提出的机场建设投资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由政府内阁总理办公室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这项计划的内容大体分两部分:一是花4年时间、用投资额的60%即13亿比索重点改造首都现有的两大机场,把地处市区的国内机场并入埃塞萨国际机场;同时要增建和扩建机场跑道、停机坪、候机厅、停车场、旅客和物资运输通道以及各项安全与服务设施等,使新机场的年客运能力从目前的450万人次扩大到3000万人次。二是用其余40%的投资改善内地省市的机场环境与设备。
  投资款的筹集问题,则是新的管理集团接管机场之后如何运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在阿根廷开业的世界各大航空公司对此尤表关切。按照机场租赁合同的原则规定,接管后的机场收费(包括对旅客和航空公司的收费),最多可提高36%。航空公司普遍担心将来收费太高,最终都会转嫁到旅客身上,势必对空运业务带来不良后果。刚刚上任的“2000阿根廷机场管理集团”董事长欧内基安先生近日通过新闻媒体宣称:“目前阿根廷机场收费很低,将来应该与国际水平相适应。”他还提出,未来收费标准将低于巴西和美国迈阿密机场的水平,具体数额通过新成立的机场租赁协调委员会商定。
  在这个集团中占有很大股份的意大利SEA—SIMETS公司代表博诺米,曾经通过向记者发表谈话给各家航空公司吃“定心丸”。他说,我们主要不是通过提高收费来获取资金,而是要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和扩大服务来赚取利润。按照他的估计,新集团接管机场经营后,第一年难免亏损,但第二年可争取收支平衡,第三年开始赢利。他认为首都埃塞萨机场改造成功之后,利润率可达18%。这位来自米兰的航空业者对经营好阿根廷机场显得很有信心。
  目前,在阿根廷营业的各家航空公司都在等待观望,他们预感到这项改革将会使阿根廷航空事业出现大的变化。使这些公司感到满意的是,在新成立的机场租赁协调委员会内,各大航空公司都有一名代表参加,他们虽然没有表决权,但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对新的管理者实施投资计划起监督作用。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