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汽车入园惊煞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3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汽车入园惊煞人
  本报记者 罗雪村
  日前,记者与友人在一家公园游览,伴着古筝的瑟瑟雅曲,或置身在“台榭参差金碧里”,或信步于“葱翠迷离画屏中”,颇感惬意。然而这份悠然却不时被突然擦身而过的汽车所惊扰。公园里缘何跑汽车?它对公园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何影响?记者随之作了一番调查。
  园中目击
  记者在全国许多城市公园“游览”时发现,园中汽车往来奔驰是一个普遍现象。
  京城中心的一家公园,胜迹遍布,每日不少中外游人在宛若仙山琼阁的画境中流连。然而这天下午记者仅一小时中就看到,在金代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和清代“堆云积翠”牌坊,以及“倚晴楼”等古迹景点,都有汽车往来和随意停放。记者再随游人来到北岸景区,此有反映清代皇室生活的园中园和皇家大型庆典及宗教活动的场所,沿蜿蜒石径缓行,沐浴疏柳清风,闲望松林几重,顿觉“眄林木清幽,会心不远”。突然,一阵阵聒噪刺耳的汽车马达声划破这人与自然会心之处的宁静,只见汽车(包括大客车)频繁进出,原来是载人来此用膳的。
  在城南另一皇家园囿记者也看到,不时有各种款式汽车在游览区穿行,漫步的游人纷纷避让,在地上安闲啄食的灰喜鹊拍翅惊飞。该园有重点保护的珍贵古树三千五百余株,汽车却在古树间畅行无阻。
  公园里大多设有供儿童嬉戏的游乐园,若这里也有汽车呼啸驶过,做家长的能不为年幼的孩子捏把汗!
  “本公园是幽雅的自然山水园,游人请勿大声喧哗。”这是记者在城西一家有“幽篁百品、翠竹累万”的公园门口《游人须知》上读到的。但正当记者随游人于竹林曲径享受“咫尺幽篁拂面”的爽快时,一辆暗红色桑塔纳从后面鸣笛催促游人让路……
  游者怨言
  记者曾在几家公园与一些不同身份的游人交谈,他们对公园内的跑汽车现象颇有意见。
  一群湖北的大学生刚刚参观完一座明代大殿,望着停在汉白玉雕栏下的汽车,对记者你一言我一语:“到这里游览既可了解建筑、文化和历史,又能触发思古之幽情,但汽车一来就与这里的环境气氛很不谐调,这好比公园里只能播放古筝或琵琶轻柔舒缓的乐曲,假若在园林公园里不绝于耳的是迪斯科,那就滑稽了。”“公园是名胜古迹最集中的场所,汽车开来开去是一大隐患。”“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公园应是让人清心涤虑、陶冶性情的地方,怎么能让汽车再污染这片净土?”
  七十四岁的董大爷每天都来公园锻炼。记者上前与老人搭话,恰看到一辆卧车从他身边疾驶而过,老人忙靠边躲闪,并对记者念叨:“来公园的大多是像我这样年纪的人,腿脚一般都不太听使唤,万一躲不及呢?再者说,来公园就图这儿空气清新,那汽车尾气也会污染公园的环境……”旁边一位带着六岁孙女来遛弯儿的老人也跟记者抱怨:“公园又不是马路,有时汽车开得快,暴土扬烟儿的,我都不敢撒手。”说着老人又拉紧了小孙女的手。当我向一位在公园门口看自行车的大妈问公园为啥有那么多汽车,她答道:“现在公园里有不少地方出租给外单位,哪家没几辆车,好多游人都反映在公园里也缺少安全感。”
  业内人语
  公园管理人员对园内汽车现象也有难言之隐。
  据了解,对公园内行驶汽车有关部门早有规定,如1985年北京市园林局制定的《关于公园风景区车辆交通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就有“各公园风景区在开放时间,要严格控制各类车辆入园和行驶,行驶的车辆要按指定地点停放,不得影响公园景观;为控制游览区的噪声污染,净化环境,保障游人身心健康,各种行驶车辆严禁鸣放喇叭……”但这些仅是内部规定,并没有法律效力,因而约束力有限,加之各公园情况不同,很难严格执行。某公园管理处的一位女同志告诉记者,他们已基本做到所有自行车不进园,“但能进园的汽车有些是上级单位或有关职能部门的,你敢不让进吗?”这不禁使人想起周总理的一件小事。据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回忆,1963年秋的一天,周总理到颐和园为一驻华使节饯行。当他乘车来到公园东门口时,和群众一样购票步行到园内。这虽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折射出周总理时时处处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并身体力行的崇高品德。在另一公园,管理处的同志也面有难色,向记者诉苦:“现在许多公园都有一些外来单位,他们的车辆难以限制,因此要彻底治理汽车入园现象非我们力所能及。”“公园向外出租地方,原因是经费拮据,不得已而为之。当然,公园对这些单位的车辆一般都有包括车速、路线等规定,但限于监管能力,有时形同虚设。”
  关于汽车排气对公园环境的影响,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园林绿化处管同志说:“它除去对游人的影响外,从保护公园生态角度也不应该,尤其是有古树的园林。通过对树木生化测定和叶片分析,长期的汽车排气对它们的生长肯定有伤害,因为树木同人一样,也需要呼吸呀!”
  公园汽车现象由来已久,它不仅是群众,也是公园管理部门感到头疼的问题,但为何禁而不止,其症结在哪?北京市园林局公园管理处一位负责同志坦言:“主要原因是管理无法可依。因此希望能尽快制定出我国的公园管理法。”据了解,英国1872年就有了《公园法》;日本1956年制定了《城市公园法》;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有相关的法规。
  据介绍,北京的颐和园和天坛及其周边环境正在被整治,两公园腾出四处被占用的古建筑,迁出外来单位七家,使园容得到很大改观。我们也希望全国各地的公园和有关管理部门能够保护园林应有的环境,对汽车入园一类的事情采取果断措施,让这一方净土永远成为人们享受美的所在。(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