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生命不老 艺术常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3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生命不老
  艺术常青
  石顺义
  羊鸣同志把刚刚出版,还散发着油墨香的他的歌曲集送到我的手中,扉页上写:顺义雅正,珍惜我们的合作,友谊长存。立时,我的心潮上涌,胸中、眼中都有一股热乎乎的感觉。我想,他交给我的决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位老艺术家倾其毕生凝成的一片心血。
  羊鸣同志虽长我十多岁,但他从艺早,从军更早,算来当然是我的前辈。记得,还是在我带红领巾时,就唱着他的《红梅赞》、《我爱祖国的蓝天》。那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日后能和他调到一个单位工作,并成为亲密合作者。也正是他与我第一次合作的那首《人民,战士的母亲》,使我获得大奖。
  羊鸣同志二十七八岁就写出《江姐》等传世之作,按说,他完全可以凭此功名再不用像从前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以求了。但改革开放的文艺春风焕发了他的青春,1978年以来,他不仅依然在他钟爱的歌剧园地辛勤耕耘,与人合作写出了《忆娘》、《爱与火的四重奏》、《雪域风云》等力作,在歌曲领域还创作出《兵哥哥》、《天职》、《我幸福,我生在中国》、《为人民服务》等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
  大凡与羊鸣同志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他很年轻,不止是外表年轻,而且更感到是性格上的年轻、心态上的年轻、精力上的年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生命年轻从而艺术创作上也永葆青春呢?据我与他多年合作的体验,以为就是那份须臾不肯放弃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与生俱来的艺术创造精神。
  记得一次到商场买鞋,他深为当今社会中那种淡漠人情的恶劣服务态度所激怒,又因此联想到我们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于是他对我说,你写,就写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为他那种火一样的激情所感染,写下歌词《为人民服务》。他拿到词后,一夜之间就谱好曲子。后来,这首歌被选入空军“精神文明赞”文艺晚会,观众反响强烈。
  还记得一次下部队深入生活,我写了一首词叫《兵哥哥》,羊鸣深为词中朴实真挚的生活气息所吸引,很快写出曲子。但他认为这一稿缺少个性和时代精神,不满意,又多次找我和演唱者反复研究,其间历时一年,几易其稿,终于成功。之后,这首歌经宋祖英在春节晚会上推出,成为广大官兵非常喜爱的一首作品。
  羊鸣同志今年六十有四,对于一个从事创作的艺术家而言,这个年纪并不算老,何况,羊鸣同志还有一种更为宝贵的不服老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更为优秀的艺术佳作还在后面。(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