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日本央行 官员腐败 总裁辞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7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日本央行
  官员腐败 总裁辞职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东京地方检察厅特别搜查部(简称特搜部)3月11日下午以涉嫌受贿渎职罪逮捕了日本银行营业局证券课课长吉泽保幸,与此同时,特搜部百余人又到日本银行总部等处强制搜查。日本中央银行职员因渎职被捕和央行总部被搜,这在该行自1882年开业后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桥本首相就此发表谈话说,继大藏省职员被捕,事件扩大到金融机构的中枢,他对此深表遗憾,感到强烈愤慨。
  日本银行(简称日银)总裁松下康雄11日下午举行紧急记者会见时表示将引咎辞职,并打电话给桥本首相请辞,得到同意。今年以来发生的金融丑闻,先后导致大藏大臣三塚博、大藏省事务次官小村武和日银总裁松下康雄辞职。财政金融主管部门高层人士如此频繁更迭,在战后日本还无先例。
  关于辞职时间,松下总裁表示眼下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日银正对约600名官员进行有无受贿问题的内部调查,其调查结果将于本月内发表,根据调查结果对有问题者将进行处分;二是4月1日开始将实施修改后的新日本银行法,过去的问题应在此前处理。由此看来,松下在3月内辞职大局已定。
  松下总裁后任人选已开始酝酿。此前6任日银总裁人选都是大藏省和日银交替产生。鉴于近来接连发生金融丑闻,过去产生日银总裁人选的大藏省、日银和民间银行,据称将不再优先考虑,新总裁人选将优先考虑学者专家中的有识之士。
  从去年以来曝光的金融丑闻,自证券业、银行业、大藏省蔓延到中央银行。日银官员的受贿问题与大藏省官员丑闻大同小异,被捕的吉泽保幸接受过许多家大银行的“行贿式”招待,特搜部决定对招待次数和金额较多的日本兴业银行和三和银行进行立案搜查。从1993年至1997年,兴业银行对吉泽共进行59次“行贿式”招待,消费约318万日元;三和银行对吉泽共进行30次“行贿式”招待,消费约112万日元。自然,民间银行对央行官员的招待,意在打探,作为回报,吉泽向这两家银行泄露日银进行市场调控的机密情报、其他银行的资金周转等经营状况、发表前的日银“形势判断资料”等对金融市场波动有影响的分析报告、新金融商品信息、有利的融资条件等。
  日银不同于大藏省等政府机构,对金融机关的业务和金融商品没有批准权,其6000名职员属于准国家公务员。但日银又不同于其他金融机关,其资本金1亿日元中55%由政府出资,其余由民间出资。民间出资者有别于一般股份公司的股东,没有表决权等权利。日银这种“半官半民”的身份,名义上保持“独立性、中立性”,使人误以为它不存在向特定金融机构提供好处的可能。丑闻败露,本应以信为本的日本央行信誉扫地,日元汇率和东京股市连日下跌就是印证。
  日银作为央行权限巨大,对市场、对国民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它是日本唯一的发币银行,还有决定调控贴现率、介入外汇市场、提供或吸收资金等权力。这也是日银职员成为行贿对象的重要背景。各大银行都有专门担任向日银干部展开“招待攻势”的职员,并认为招待比现金更安全、有效。日银干部则托词“与民间交流信息”、“倾听企业想法”,堂而皇之地接受招待。其实,这不过是双方都利用“招待攻势”的结构性腐败。
  4月1日开始实施新日本银行法,内容之一是加强日银的独立性。显然,独立性也必须以信誉为依托,揭露腐败,控制污染,是恢复信誉的阵痛过程,也是恢复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转机。
  由此而言,日本央行丑闻曝光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本报东京3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