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打好攻坚战——访曹广亮、慕绥新、李述代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19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国企改革

  打好攻坚战
  ——访曹广亮、慕绥新、李述代表
  本报记者 董伟
  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3年目标,东北老工业基地肩负着重要使命。为此,记者采访了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曹广亮、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和长春市市长李述。
  “信心至关重要。”曹广亮代表开门见山。他认为,实现两个转变,关键在东北;能否实现“两个大多数”的目标,关键也在东北。他说:“作为对国家有过重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要在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中起带动和示范作用。”
  3位市长都认为,结构问题、企业负担问题、技术改造问题等是东北三省的共性问题,但是,如何解决,还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沈阳市的对策是“壮大三块、激活一块”。慕绥新代表说,一定要改变“就老企业改造抓老企业改造”的做法,大力创办新的有活力的企业,让有活力、有潜力的部分迅速成长发育。同时,推动民营、外资、农村等三大块经济大发展,客观上为国有企业的搞好提供资产、人员流动的空间,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与外填培市场经济的土壤。
  哈尔滨市的做法是:抓住一头,即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退出一块,将国有资产从小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退出,注入到更需要的领域中去;放开一片,对一般性竞争行业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之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长春市李述代表说,长春市将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步伐,经过3年时间,组建20户产值超过10亿元的大集团,全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向被国家列为重点扶持的120家企业集团和512户重点企业靠拢。
  对实现3年目标,沈阳、长春、哈尔滨都有具体的规划。3个城市的最终目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再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